分析 (1)测量小车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需要测量斜面长度和运动时间;
(2)为减小测量误差,应该使测量的时间尽可能精确;
(3)从图中秒表读出小车通过全程所用时间和小车运动距离,利用速度公式求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求出前半程、后半程所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前半程和后半程的平均速度,进行比较;
(4)从实验过程的可操作性方面进行评估.
解答 解:
(1)本实验依据的原理是v=$\frac{s}{t}$,需要测量斜面长和运动时间;
(2)为了方便测量,实验器材可以添加一块金属片,先后竖立在斜面的中点和最下端,当听到小车撞击金属片时记下时间;同时,减缓斜面的倾斜程度,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较长,便于准确测量时间;
(3)小车运动距离s1=60cm=0.6m,t=5s,
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
v=$\frac{{s}_{1}}{t}$=$\frac{0.6m}{5s}$=0.12m/s;
(4)前半程:s2=0.3m,t2=3s,
前半程的平均速度:
v2=$\frac{{s}_{2}}{{t}_{2}}$=$\frac{0.3m}{3s}$=0.1m/s;
后半程s3=0.3m,t3=t-t2=5s-3s=2s,
v3=$\frac{{s}_{3}}{{t}_{3}}$=$\frac{0.3m}{2s}$=0.15m/s,
所以小车通过上半路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小车通过下半路程的平均速度;
(4)如果确定时间t,然后测量小车在t时间通过的路程,可能遇到两种情况:小车运动到最下端时,所用时间小于t;小车运动的时间刚好是t时,到达的位置不易确定.总之,小车通过的路程不容易测量,导致平均速度的结果存在较大误差.
故答案为:
(1)v=$\frac{s}{t}$;斜面长度,运动时间;
(2)金属片;减缓斜面倾斜程度;
(3)0.12;小于;
(4)路程不容易准确测出.
点评 本题是一道基础题,知道测平均速度的原理、由图示求出小车的运动时间与小车的路程、熟练应用平均速度公式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对实验方案的评估是需要提高的能力.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220V、40W”的亮 | B. | “220V、60W”的亮 | C. | 一样亮 | D. | 无法判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木球动能大 | B. | 铅球动能大 | ||
C. | 木球和铅球的动能一样大 | D. | 无法判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水的温度/℃ | 90 | 92 | 94 | 96 | 98 | 98 | 98 | 98 | 9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