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9.在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实验中:
(1)如图,a、b两接线柱间应接入小量程电流表(灵敏电流计).
(2)下列各种操作中,能使闭合回路产生电流的是B(选填字母)
A.让导体在磁场中静止
B.保持导体静止,使蹄形磁体水平向左运动
C.让导体在磁场中作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的运动
(3)从能量的角度来分析,感应电流的产生过程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4)在仪器和电路连接都完好的情况下,某小组的实验现象不太明显.请提出一条改进措施:将导体换成多匝线圈或换磁性更强的磁铁等.

分析 (1)电路中有电流时,电流表的指针转动,因此可以通过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偏转来确定是否产生了感应电流.
(2)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有感应电流.根据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对照选项进行分析即可.
(3)电磁感应现象实现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4)增大感应电流的方法:①将导体ab换成多匝线圈;②使用磁性更强的磁铁;③增大导体ab切割磁感线的运动速度.

解答 解:
(1)实验时,通过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偏转,来确定电路中是否产生感应电流.
(2)A、让导体ab在磁场中静止,换用不同强度的蹄形磁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不切割磁感线,电路中也不会产生电流,故不合题意;
B、保持导体ab静止,使得蹄形磁体水平向左运动,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线切割磁感线,电路中会产生电流,故符合题意;
C、让导体ab在磁场中作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运动,导线不切割磁感线,电路中也不会产生电流,故不合题意.故选B.
(3)闭合回路产生电流的过程,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4)我们可以将导体ab换成多匝线圈来增大感应电流,更容易观察;
故答案为:(1)小量程电流表(灵敏电流计); (2)B; (3)机械;(4)将导体换成多匝线圈或换磁性更强的磁铁等.

点评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可以简化为6个字(闭合、部分、切割),便于记忆.不是闭合回路不能产生电流、电路全部导体切割不能产生电流、顺着或逆着磁感线的方向(不切割)不能产生电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事例中能够增大压强的措施是(  )
A.铁轨铺在枕木上B.书包背带做宽一些
C.骆驼长着宽大的脚掌D.木桩的下端削成尖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小明针对下面观察到的现象作了以下推测,其中不符合事实的是(  )
A.现象:用手很难将固体压缩  推测:固体内分子之间有斥力
B.现象: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推测:分子间有间隙
C.现象:将玻璃棒靠近某轻小物体,轻小物体被吸引  推测:该轻小物体一定带电
D.现象:摩擦起电  推测:原子是由更小的微粒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一辆行驶的汽车车厢里挂着一个小球.当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景时,汽车在做加速(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运动.如果忽略空气阻力,小球一共受到2几个力的作用.这几个力不是(选填“是”或“不是”)平衡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小明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时,他准备的实验器材有:①较薄的平板玻璃;②较厚的平板玻璃;③平面镜;④长度不同的两根蜡烛;⑤长度相同的两根蜡烛;⑥刻度尺.
(1)器材的选择:
i.选用①(填仪器序号)进行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既能成像又能看到镜后的蜡烛;
ii.选用刻度尺进行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比较像和物体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
(2)实验步骤:
i.点燃蜡烛A,调节蜡烛B的位置,直到与A的像完全重合时,蜡烛B的位置即为蜡烛A的像所在的位置;(如图所示)
ii.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放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填“虚”或“实”)像.
iii.改变蜡烛A的位置,小明又做了几次实验,并记录了如下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cm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cm蜡烛B与蜡烛A的像是否重合
第1次8.008.00
第2次12.0012.00
第3次15.0015.00
(3)分析论证:
分析数据可得:当蜡烛A逐渐靠近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不变,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变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交流评估:
如果点燃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的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是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4.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活动中,小明用如图装置,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在水平木板上运动.测量中,小明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时大时小.对此,小明做出以下分析,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大小可能是变化的
B.木板表面不同位置的粗糙程度可能是不同的
C.木板与木块的接触面积大小可能有改变
D.木块的运动可能不是匀速直线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为了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某同学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R1<R2. 

(1)实验中通过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比较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
(2)闭合开关通电一段时间,乙瓶内煤油温度上升较高.由此可知,在通电时间相同,电流相等的情况下,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填“多”或“少”)
(3)就这一实验而言,下列两种认识中正确的是B(选填“A”或“B”).
A.该实验能够得出焦耳定律
B.该实验只能初步知道电流越大、电阻越大、通电时间越长产生的热量越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改编)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
(1)试管内物质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该物质是晶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实验时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试管底部,则测得试管内物质的温度值偏高;
(2)实验中对固体物质采用水浴加热的目的是使固体物质受热均匀;
(3)如图乙所示,在加热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甲、乙、丙三种固体熔化图象,其中乙和丙可能是同一种物质,熔点高的是甲物质.(选填“甲”、“乙”或“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清晨,山间升起了飘渺的雾,山林在雾中若隐若现.应用物理知识对图中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雾是水蒸气B.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阳光下雾渐渐消散是升华现象D.雾在消散过程中要放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