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焦距是10cm的一凸透镜,放在主光轴上的物由镜前5cm处,逐渐移到离透镜15cm处的过程中,像的变化情况是怎样的?

答案:
解析:

移动过程中,物在一倍焦距内是虚像,且像逐渐变大;物在一倍焦距外是实像,且像逐渐变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34、不同的凸透镜其焦距一般是不相同的,请探究凸透镜的焦距.
(1)焦距的大小与凸透镜的哪些因素有关?请提出你的一个猜想.
焦距大小可能跟凸透镜的凸凹程度有关

(2)小红同学用凸凹程度相同、半径不同的两个凸透镜会聚太阳光,多次测量后,测得会聚点到光
心的距离都是10cm,由此你得出的结论是:
凸透镜的焦距跟半径大小无关

(3)小明同学用半径相同、凸凹程度不同的两个凸透镜会聚太阳光,多次测量后,测得较凸的那个
凸透镜会聚点到光心的距离是5cm,另一个是8cm,由此你得出的结论
是:
凸透镜的焦距跟凸凹程度有关

(4)这两位同学在本实验中都用到了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
控制变量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2?沈阳二模)如图所示是一款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的图象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比对.该摄像镜头相当于
透镜,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
20
20
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请仔细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
倒立
倒立
缩小的实像,如图所示;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长时间的用眼,比如看书,看电视、计算机,都可引起眼睛的疲劳,眼睛疲劳常见症状是头疼脑涨、眼睛发干.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25cm.
(1)请把文中像的性质补充完整.
(2)人的眼睛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
焦距
焦距
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
像距
像距
使像变得清晰.
(3)根据上文,你认为人的正常眼睛的观察范围是:
C
C
        (填以下选项).
A.0~10cm      B.10cm~25cm      C.10cm~极远处      D.0~25cm
(4)如何预防眼睛疲劳,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5)近视眼的镜片是
透镜,远视眼的镜片是
透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9?道里区一模)某小组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遗镜探究其成像规律.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表.
实验序号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质
l 30 l5 倒立、缩小的实像
2 25 16.7
3 20 20 倒立、等大的实像
4 15 倒立、放大的实像
5 5 / 正立、放大的虚像
①上表中实验序号2中像的性质为
倒立、缩小的实像
倒立、缩小的实像

②当烛焰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远离
远离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③根据表格中提供的信息能得出的初步规律是
当物距减小时,像距变大,成的像也变大(或当物距大于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处于f和2f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距小于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当物距减小时,像距变大,成的像也变大(或当物距大于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处于f和2f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距小于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写出两条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这是一款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象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比对.该摄像镜头相当于
透镜,可用来矫正
远视
远视
眼(填“近视”或“远视”);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
20
20
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