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平面镜成像是平面镜对光发生
反射
反射
的结果;平面镜成的像
不能
不能
 用光屏承接(填“能”或“不能”). 下面两图都是时钟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它们的实际时间是甲:
3:40
3:40
;乙:
12:05
12:05
分析:(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2)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以知道,像与物是关于镜面对称的,题中没有说镜子是直立放置还是水平放置,我们默认为是直立放置的,作出题中钟表的左右对称图形,即为真实的表的时刻.
解答:解:(1)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物体经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所以平面镜成的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故答案为:反射;不能.
(2)作出表的左右对称图形,从对称图形可以读出甲表的时刻是3:40,乙表的时刻是12:05.
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3:40;12:05.
点评:(1)甲图解题方法还有两种:
方法一:以12点和6点为对称轴,作出表针的对称图形,读对称图形表示的时刻,如图:

方法二:用11:60减去现在表示的时刻,如本题中11:60-8:20=3:40.
(2)注意多数此类习题中的镜子是直立放置的,但有时镜子是水平放置的,要做水平的对称图形,答案有所不同,注意区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2?桂林)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
观察并确定像的位置
观察并确定像的位置
;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2
2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蜡烛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像和物大小相等
像和物大小相等

(3)如果玻璃板放置得不够竖直,将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是:
后面的蜡烛无法和像重合
后面的蜡烛无法和像重合

(4)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将对应的像点和物点相连,判断连线是否和镜面垂直,测出像距和物距并进行比较
将对应的像点和物点相连,判断连线是否和镜面垂直,测出像距和物距并进行比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在此实验中: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为了准确确定像的位置
为了准确确定像的位置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
到镜面的距离
到镜面的距离
 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大小
大小
关系.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不能
不能
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填“虚”或“实”).
(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
不变
不变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2
2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7)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
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中:
(1)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①厚为2mm的茶色玻璃②厚为5mm的透明玻璃③直尺④光屏⑤两只相同的蜡烛⑥火柴.探究活动中应选用的玻璃板是
(填序号).
(2)李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
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这是为了
便于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
便于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

(3)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
A
A
(填“A”或“B”)这一侧观察.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不能
不能
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虚像
虚像
(“实像”、“虚像”)
(5)小明在实验过程中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使蜡烛与它所成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
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蜡烛A和B、刻度尺、橡皮泥、白纸、白卡片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1所示.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______的特点.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眼睛应该在______(选填“镜前”或“镜后”)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实验过程中用刻度尺是为了测量______的距离.
(2)实验过程中,用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像的位置,直接观察卡片,发现______,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像.
(3)该小组同学在课后的实践活动中,又进行了以下探究:①如图2所示,小明在黑暗的房间中,在桌面上铺上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从侧面看是______(选填“白纸”或“平面镜”)亮,这是因为光照在它上面发生了______的缘故.②如图3所示,小华用手电筒对着平面镜中某物体的像照射时,观察到像比原来亮多了,其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07-2008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蜡烛A和B、刻度尺、橡皮泥、白纸、白卡片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1所示.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    的特点.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眼睛应该在    (选填“镜前”或“镜后”)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实验过程中用刻度尺是为了测量    的距离.
(2)实验过程中,用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像的位置,直接观察卡片,发现    ,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
(3)该小组同学在课后的实践活动中,又进行了以下探究:①如图2所示,小明在黑暗的房间中,在桌面上铺上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从侧面看是    (选填“白纸”或“平面镜”)亮,这是因为光照在它上面发生了    的缘故.②如图3所示,小华用手电筒对着平面镜中某物体的像照射时,观察到像比原来亮多了,其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