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7.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滑轮先后组成了下图甲、乙、丙所示的三个滑轮组,并用这三个滑轮组各进行了一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物重G/N物体上升的高度h/cm测力计的示数F/N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机械效率η
1633966.7%
2634.56 
3123 980%
(1)将表格中的数据补充完整.
(2)己知实验次数3中的数据是通过滑轮组丙实验得到的.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实验次数2中的数据是通过滑轮组甲实验得到的.
(3)进一步分析实验次数1和2的数据可初步得出:提升的物重相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滑轮组绕法无关(选填“绕法”或“质量”);分析实验次数1和3的数据可初步得出:使用同一滑轮组时,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分析 (1)根据公式η=$\frac{{W}_{有}}{{W}_{总}}$=$\frac{Gh}{Fs}$计算第2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根据公式η=$\frac{{W}_{有}}{{W}_{总}}$=$\frac{Gh}{Fs}$计算出第3次实验的拉力;
(2)根据s=nh确定绳子的股数,判断是哪一个滑轮组;
(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解答 解:
(1)第2次的机械效率为:η=$\frac{{W}_{有}}{{W}_{总}}$=$\frac{Gh}{Fs}$=$\frac{6N×0.03m}{4.5N×0.06m}$×100%=66.7%;
根据公式η=$\frac{{W}_{有}}{{W}_{总}}$=$\frac{Gh}{Fs}$可知,
第3次实验的拉力为:F=$\frac{Gh}{ηs}$=$\frac{12N×0.03m}{80%×0.09m}$=5N;
(2)实验2中,s=6cm,h=3cm,所以n=$\frac{s}{h}$=$\frac{6cm}{3cm}$=2,所以实验次数2中的数据是通过滑轮组甲实验得到的;
(3)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实验次数1和2是用甲和乙滑轮组完成的,甲滑轮组有2段绳子承担重物,乙滑轮组有3段绳子承担重物,在物重相同时,机械效率相同,说明提升的物重相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滑轮组绕法无关;
分析实验次数1和3的数据可初步得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物体,物体所受的重力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故答案为:(1)66.7%;5;(2)甲;(3)绕法;越重.

点评 本题考查了判断实验所使用的滑轮组、实验数据分析,根据绳端移动的距离与提升重物高度间的关系确定滑轮组承重绳子的有效股数、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即可正确解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所示,灯泡L1和L2的规格完全相同,电源电压为3V.求:
(1)只闭合开关S2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则灯泡L1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分别是多少?
(2)只闭合开关S1和S2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A,则灯泡L2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分别是多少?
(3)若将开关S1、S2和S3同时闭合,会产生什么电路故障?这种电路故障又会产生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20.完成下列作图:
(1)请在图1中画出入射光A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请在图2中画出静止在斜面上物体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气体产生的压强(气压)大小与哪些因索有关呢?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了解到如下信息后提出了他们的猜想.
信息:①自行车轮胎在烈日下暴晒易爆胎.②蓝球充气越多.越不易被压扁.③密封在针筒内的空气只能被压缩一定的范围.猜想:气压大小可能与气体的多少、温度及体积有关.
(1)信息①(填序号)可作为”气压大小可能与气体温度有关”的猜想依据.
(2)科学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气压大小与温度的关系,步骤如下:
步骤一:往气球内充入一定量的空气后,用细线扎紧气珠口.
步骤二:在容器底部固定一滑轮,往容器中加人适量的水.
步骤三:拉动绕过滑轮的细线使气球浸没在水中.标记水面位置并测出细线露出水面的长度.
步骤四:升高水温,拉动细线改变气球浸没的深度,使水面的位置保持不变.测出细线露出水面的长度.
①容器底部的滑轮的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
②气球浸没在不同温度的水中时,保持水面位置不变是为了控制气球的体积不变.
③实脸中对多个不易观测的量,进行了巧妙的“转换”.如“细线露出水面的长度越长”反映“气球浸入水中的深度越大”;“气球浸入水中的深度越大”反映气球内的气压 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小明同学用“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同小组的小亮在检查时认为,实验电路上有一根导线连接错了,建议小明改接.
(1)请你在接错的那根线上打“×”,并另画一根导线,使电路连接正确;如果不改接这根导线,对实验的影响是:使待测电阻的阻值偏大(具体说明什么影响).
(2)小明将电路改接正确后,合上开关,调节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被测电阻的阻值是7.5Ω.
(2)小亮为他俩在全班首先获得测量结果而高兴,准备整理实验器材结束实验,你认为他们的实验真的结束了吗?你会给他们提出什么建议呢?
①写出你的建议:调节滑片,多测几次数据求平均值;②你提出这个建议的目的是减小实验误差.
(4)若他俩测量的是小灯泡的电阻,你还会基于同样的目的提出这样的建议吗?不会(填“会”或“不会”),原因是灯泡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运用科学方法的实例中,错误的是(  )
A.制作滑动变阻器的过程中运用了缺点利用法
B.利用扩散现象反映分子运动运用了转换法
C.将固体、液体、气体的分子特点比作学生的排列运用了拟人类比法
D.研究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效果运用了等效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回顾实验和探究--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器材电源、导线、开关、两个小灯泡、电流表
装置图(1)请将如图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起来,使电流表测量干路的电流.
(2)请在方框中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步骤和过程(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这是为了防止发生短路现象,烧坏电源.
(2)将电流表分别串联在电路的干路中,测得干路电流I为0.56A,测得L1的电流I1如图甲所示,请将表格补充完整,并在图乙中标出测量L2电流时的电流表指针位置.
表格
测量处abc
电流/A0.5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过程中,两组同学提出了以下猜想:
小组1猜想:电流可能跟电压成正比;小组2猜想:电流可能跟电阻成反比.

(1)小组1的做法是:按如图1电路图所示连接电路,此时开关应处于断开(选填“断开”或“闭合”)状态.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于阻值最大位置.保持电阻R=10Ω不变,闭合开关S后,调节滑动变阻器R′,得到多组数据,在分析数据的基础上得出正确结论.
(2)小组2连接了如图2所示的实物电路.正确的实验步骤为:
①让5Ω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1.5V,记录电流表示数;
②将5Ω电阻换成10Ω电阻,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示数大于1.5V,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选填“左”或“右”)移动,当观察到电压表示数为1.5V时,记录电流表示数;
③将10Ω电阻换成15Ω电阻,闭合开关后发现: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最右端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3所示,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可能是B.
A.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太大
B.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太小
C.滑动变阻器断路
D.定值电阻短路
(3)小组1通过实验得出如表中数据:
分析后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小组2改进实验,正确操作后,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得到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象如图4所示,由图象可得出的结论是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它的电阻成反比.
实验序号R/ΩU/VI/A
11030.3
21020.2
3101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如图所示为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Ⅰ.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
Ⅱ.让不同质量的钢球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Ⅰ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
(2)步骤Ⅱ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3)该实验中斜面的作用是为了控制钢球速度的大小,木块的作用是为了比较钢球动能的大小.
(4)木块被小球撞击后向前运动了一定距离后就静止下来,这段时间内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木块由运动变为静止是机械能能转化为内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