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所示,是小华和小明两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
(1)如甲图所示,小华将木块放置于水平桌面上,两边各用一段细绳通过定滑轮悬挂一定量的钩码.小华发现,当左边悬挂三个钩码,右边悬挂两个钩码时木块A也能保持静止.这是由于 .(每个钩码重1N)
(2)小明认为将木块A换成带轮子的小车,实验效果会更好,其原因是: .
(3)换成小车后,若要使小车保持静止,应当在右侧(“增加”或“减少”) 1个钩码.
(4)小车处于静止后,保持两边拉力的大小不变,将小车扭转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松手后,小车将扭转回来.这一步骤说明二力平衡时,要满足二个力在 上的条件.
【答案】(1)木块与桌面的摩擦力太大导致的;
(2)小车比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更小;
(3)增加;
(4)同一直线;
【解析】
试题分析:(1)据上面的分析可知,木块保持静止,在水平方向受到向左的拉力、向右的拉力和向右的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所以木块静止不动的原因是由于木块与桌面的摩擦力太大导致的;
(2)木块A换成带轮子的小车,将滑动摩擦力变为滚动摩擦力,大大减小了摩擦力,从而减小了摩擦对实验的影响;
(3)木块换成小车后,要使木块静止,就应该使左右两侧钩码的拉力相等,由于左边是3个钩码,右边是2个钩码,因此应该在右侧增加1个钩码;
(4)将小车扭转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两个拉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不能平衡,所以会扭转回来;这一步骤说明二力平衡时,要满足二个力在同一直线上.
故答案为:(1)木块与桌面的摩擦力太大导致的;(2)小车比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更小;(3)增加;(4)同一直线;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位同学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时,看到实验桌上的器材有:学生电源一个、开关一个、不同规格的小灯泡若干个、导线若干,他们交流后决定:
(1)由甲同学向老师报告,要求增加的元件是 .
(2)甲同学率先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表的指针就发生了偏转,由此可知在连接电路时,他忘了 .
(3)在乙同学的协助下,甲同学完成了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正确连接.甲同学读取电流表的示数后,感觉比其他实验小组的读数大一些,于是他断开开关,观察发现电流表还有0.04A的读数,这时他才意识到使用电流表之前还必须 .
(4)甲同学解决了以上问题后,将电流表分别接入A、B、C三点处,闭合开关,C点电流如图乙所示,请你帮他把表格中缺的数据填在线上 .
(5)甲同学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得出了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请你指出甲同学实验的不足 ,改进方法是 .
IA/A | IB/A | IO/A |
0.3 | 0.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了平面镜、纸板、激光器和几种不同颜色的笔,依据教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次数 | ∠i | ∠r |
1 | 70° | 70° |
2 | 45° | 45° |
3 | 30° | 30° |
(1)实验中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_;
(2)实验中为了使光线能在纸板上显示出来,方便实验研究,你该采取的操作是__;
A.向纸板喷烟或雾
B.使光束垂直纸板射到O点
C.使光束贴着纸板射到O点
(3)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取下纸板,测量ON两侧的∠i和∠r,将数据记录在上表中,根据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
(4)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FO方向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因为在反射现象中,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个杯子中液面恰好相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
A. 甲杯中的盐水密度较大
B. 乙杯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较大
C. 甲杯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力较大
D. 鸡蛋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在研究物体的浮沉时,发现铁块放入水中下沉,塑料块浸没在水中后上浮。为进一步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他找来了下列器材:弹簧测力计、一杯水、细线、铁块A、塑料块B和塑料块C(B与A体积相同,C与A质量相同)。
(1)他按图甲和图乙进行了实验,测出铁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_,并与重力比较,由此得出了物体下沉的条件。
(2)实验时,他无意中发现增大铁块浸没在水中的深度,某一时刻测力计的示数会突然变小,示数变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为探究物体上浮的条件,他选择了合适的塑料块,利用现有器材在题中(1)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实验步骤就完成了探究。
①选择的塑料块是________(填“B”或“C”)。
②增加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测得的物理量)。
③当满足____________(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条件时,物体上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简易太阳能热水器受光面积1.2 m2,内装80 kg水,太阳每分钟辐射到1 m2面积上的热量是7.56×104J,如果60%的热量被水吸收,问:
(1)20 ℃的水晒3 h后水温是多少摄氏度?
(2)煤气的热值是4.2×107J/kg,若煤气灶的效率为40%,则烧热这些水(达到上一问中水的末温)需燃烧多少煤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在探究弹簧的特点时,得出了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弹簧的长度的关系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根弹簧的原长是________cm;
(2)弹簧在受到6 N的拉力时,弹簧比原来伸长了________cm,此时弹簧发生了________形变,它具有 ________能.
(3)分析图象中及有关数据,你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液体的沸腾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用相同的加热器对初温相同的甲(100g水)、乙(200g水)、丙(100g煤油)三杯液体进行加热(三只杯子均相同),直至沸腾。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
(1)由图象可知,液体的沸点与质量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2)加热初期,相同时间内,甲、乙两杯液体温度升高不同是因为它们的_____不同,甲、丙两杯液体温度升高不同是因为它们的_____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在如图1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由图可知,凸透镜焦距范围正确的是 ________
A.f<13cm B.13cm<f<20cm C.20cm<f<40cm D.f>40cm
(2)若将蜡烛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则应将光屏向 ________ (选填“左”或“右”)移动适当距离可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原来的像要 ________ 些.
(3)若将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此时光屏上的像变模糊,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合适的 ________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光屏上的像又变清晰, ________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原理与此相同.
(4)把烛焰位于凸透镜焦点以内,在透镜另一侧可以观察到放大的虚像.若将一不透明的光屏置于图中虚线处,如图所示,则烛焰的像 ______
A.会消失B.亮度变暗C.没有变化D.成在光屏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