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1.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17年6月15日发行中国熊猫金币发行35周年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共3枚,其中金银双金属纪念币1枚(如图所示),该金银纪念币正面图案为北京天坛祈年殿,并刊国名、年号及“中国熊猫金币发行三十五周年纪念”字样;圆形双金属纪念币背面图案为食竹大熊猫及竹林,配以部分熊猫金币主景图案以及竹叶底纹组合设计,并刊“30g Au.999+12g Ag.999”字样及面额.30克金12克银圆形双金属纪念币为精制币,含纯金30克,含纯银12克,直径45毫米,面额500元,成色99.9%,最大发行量6000枚,其中纯金体积约为1.56cm3,纯银体积约为1.14cm3

(1)根据已有密度知识计算该枚金银双金属纪念币的平均密度的大小;
(2)为保护纪念币,通常纪念币装于塑料水晶盒内(盒子质量约14g),其中水晶盒的表面积约为16cm2,则该币平放于课桌面中央时对桌面的压强大小;
(3)某同学想知道该纪念币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小明同学设计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挂着该纪念币在空中时的重力F1和浸没在水中后的示数F2求出浮力;小茜同学设计用实验室天平测出该币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质量m再求出浮力;结合实验误差等角度的分析,说说这两种方案的利弊.

分析 (1)金银双金属纪念币的质量等于金和银的质量之和,体积等于两者体积之和,总质量和总体积的比值即为金银双金属纪念币的平均密度;
(2)该币平放于课桌面中央时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纪念币和塑料水晶盒的重力之和,根据F=G=mg求出其大小,根据p=$\frac{F}{S}$求出对桌面的压强;
(3)根据G=mg求出纪念币的重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纪念币浸没时受到的浮力,然后与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相比较评估小明同学的实验方案;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纪念币排开水的质量,然后与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相比较评估小茜同学的实验方案.

解答 解:(1)金银双金属纪念币的质量和体积分别为:
m纪念币=m+m=30g+12g=42g,V纪念币=V+V=1.56cm3+1.14cm3=2.7cm3
则金银双金属纪念币的平均密度:
ρ纪念币=$\frac{{m}_{纪念币}}{{V}_{纪念币}}$=$\frac{42g}{2.7c{m}^{3}}$≈15.56 g/cm3
(2)该币平放于课桌面中央时对桌面的压力:
F=G=(m纪念币+m水晶盒)g=(42×10-3kg+14×10-3kg)×10N/kg=0.56N,
对桌面的压强:
p=$\frac{F}{S}$=$\frac{0.56N}{16×1{0}^{-4}{m}^{2}}$=350Pa;
(3)纪念币的重力:
G纪念币=m纪念币g=42×10-3kg×10N/kg=0.42N,
纪念币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FgVgV纪念币=1.0×103kg/m3×10N/kg×2.7×10-6m3=0.027N,
综上可知,纪念币受到的浮力太小,小于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不能测出纪念币受到的浮力;
该币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质量:
mVV纪念币=1.0g/cm3×2.7cm3=2.7g,
小茜同学设计的方案可以测出纪念币受到的浮力,但纪念币排开水的质量较小,测量误差较大,测量不够精确.
答:(1)该枚金银双金属纪念币的平均密度的大小为15.56 g/cm3
(2)该币平放于课桌面中央时对桌面的压强大小为350Pa;
(3)纪念币受到的浮力太小,小于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所以小明同学的实验方案不能测出纪念币受到的浮力;
小茜同学设计的方案可以测出纪念币受到的浮力,但纪念币排开水的质量较小,测量误差较大,测量不够精确.

点评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压强公式、重力公式、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以及实验方案的评估,要注意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关于浮力及其应用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
A.只要液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存在压力差,物体就会受到浮力,与它的沉浮无关
B.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不一定越大
C.把种子放入密度适当的盐水里,漂浮的种子是不饱满的,沉底的种子是饱满的,因为漂浮的种子受到了浮力,沉底的种子没有受到浮力
D.将鸡蛋放入一杯清水中,在清水中不断的加盐,原来沉底的鸡蛋就会慢慢上浮,这是由于鸡蛋的重力变小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实验中.
(1)小刚同学在 U形管两端都安装了蒙有橡皮膜的塑料盒.将塑料盒置于空气中,U形管两边的液面相平;挤压左盒橡皮膜,发现液面没有升降,原因是漏气.
(2)将两塑料盒分别放在甲乙两种液体的同一深度,液面位置如图所示,则ρ大于ρ,说明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若要使U形管两边液面相平,方法是左塑料盒上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小梦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作了如下猜想:
A.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B.可能与压力的大小有关.接着她按如图所示的步骤进行实验:
(1)步骤①和②是为了验证猜想A(A/B).所探究的摩擦力是指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
(2)小梦接着按步骤①和③探究猜想B.步骤③中,木块受力平衡(选填“平衡”,“不平衡”),你认为步骤③不能(选“能”、“不能”)测出摩擦力?此时,摩擦力与拉力不是(选“是”,“不是”)平衡力,理由是两个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3)小梦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呢?她用①的装置进行实验:先水平拉动木块匀速滑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紧接着增大拉力使木块加速滑动,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
根据上述实验,小梦得到了“在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的结论.分析操作过程,你认为小梦的结论可信吗?不可信,原因是加速拉时,拉力不等于摩擦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小华同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实验时,利用同一支铅笔进行探究,如图甲、乙是其设计的实验方案,分析可知他是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其中乙的方案更好一些,另一方案不足的原因是没有控制压力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所示,将一个物体A放在传送带上,使其随传送带一起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运动,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分析或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传送带上物体A不受摩擦力作用
B.若传送带突然停止运动,则物体A也将停止运动
C.改变传送带的转动速度,则物体A的惯性随之增大
D.给传送带皮带打蜡使皮带绷紧的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某一路段两辆车相撞的交通事故,一名交警前来处理,他说:“我一定会找出是哪辆车先撞上另一辆车的”.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你认为这名交警不能(选填“能”或“不能”)找出先撞的那辆车,这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且总是同时产生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一个质量为60kg的人,他每只脚接触地面的面积是170cm2,这个人正常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17647Pa,当他行走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约是35294P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上升.
(2)通过表中数据可分析出第2次实验是用乙(选填“甲”或“乙”)图所示装置做的实验.
(3)小组同学再用第1次实验中使用的装置做第3次试验,表中第3次试验中空缺的数据应分别为:绳移动的距离S=0.3m,机械效率η=83.3%.
实验次数123
钩码重G/N446
钩码上升高度h/m0.10.10.1
绳子拉力F/N1.81.62.4
绳端移动距离s/m0.30.4
机械效率η74.1%6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