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6.下列有关实例与其所运用的物理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行车坐垫呈马鞍型,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臀部所受的压力
B.三峡船闸是大气压强知识的应用
C.修盘山公路,利用了高度一定时斜面越长越省力的道理
D.驾驶员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行驶中人的惯性

分析 (1)压强大小跟压力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小,压强越小.据此分析回答.
(2)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当连通器内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是相平的.
(3)盘山公路利用了斜面越长越省力的原理.
(4)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状态不变的性质,大小只和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惯性给司机和乘客带来的危害.

解答 解:A、人坐在马鞍型的自行车坐垫上,压力一定,受力面积增大,减小了车垫对臀部的压强,臀部感到比较舒服.故A错误;
B、三峡船闸是连通器的应用,不是大气压强知识的应用,故B错误;
C、修盘山公路,利用了高度一定时斜面越长越省力的道理,故C正确;
D、驾驶员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惯性给行驶中人的危害,不会减小惯性,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连通器原理、斜面应用、惯性的了解与掌握,贴近生活实际,便于激发生探究物理现象的兴趣,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的指导思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其目的是观察到所成的像的位置与物体的位置有何关系.
(2)实验中,在确定蜡烛B和蜡烛A的像是否重合时,人眼的观察位置应该是c.
a.直接观察玻璃板后蜡烛B;
b.直接观察光屏;
c.在玻璃板前蜡烛A这一侧不同的位置;
(3)拿走白板,他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2cm,再将蜡烛B移到A像的位置,通过测量,他发现蜡烛A与它在玻璃板中像之间的距离变化了4cm.
(4)小红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但看不淸跳棋的像,请你帮她想个办法看清跳棋的像:用手电筒照亮跳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物体和物质是有区别的,例如我们称杯子是物体,而组成它的玻璃则称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小明做“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所用的长木板表面的粗糙程度均匀.

(1)小明与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2N.
(2)小红在用同一装置重做小明的实验时,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稳定,某时刻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2N.
(3)为解决上述问题,小明对实验装置做了如图丙所示的改进,重复实验,发现效果更好.实验中,小明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并保持木块水中静止不动.此时木块所受的摩擦力是2N,方向水平向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夏天,公园里处处飘逸着花香,这是扩散现象;气温高时,香味更浓,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夏天,雨后天晴,池塘里荷叶上的水珠随荷叶拂动而滚动不止,当两滴滚动的水珠相遇时,会汇合变成一滴较大的水滴,这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选填“引力”或“斥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薄壁圆柱形容器重6N,底面积100cm2,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挂有重为27N的金属块,现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容器内水面由20cm上升到30cm(g取10N/kg).求:
(1)金属块未放入水中时(如图甲所示),容器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
(2)金属块的密度;
(3)金属块浸没在水中静止后(如图乙所示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世界上的一切物体,无论是一粒沙、一缕烟、还是一朵花…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息运动的是(  )
A.沙尘暴起,漫天尘土B.微风拂过,炊烟袅袅
C.阳春三月,花香袭人D.雾霾笼罩,天色灰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所示是学生自制的简易密度计,它是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制成的.将其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个烧杯中,它会竖直立在液体中.关于密度计受到的浮力和甲乙液体密度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计在甲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B.密度计在乙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
C.甲杯液体密度大D.乙杯液体密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如图):

(1)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下(填“上”或“下”)调整.
(2)小明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到相同高度后,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承接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焦距.
(3)烛焰放距凸透镜20cm处,移动光屏至某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4)使烛焰向右移动2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右(填“左”或“右”)移至另一位置,才能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