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
(1)所需的器材是玻璃板、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铅笔、白纸和刻度尺.
(2)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3)在实验过程中,将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则蜡烛B就放在玻璃的另一侧,操作过程中蜡烛B不点燃的好处是使A的像更清晰.
(4)实验中,在确定蜡烛B和蜡烛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人眼的观察位置应该是b(选填:“a.直接观察玻璃板后蜡烛B;b.在玻璃板前蜡烛A这一侧不同的位置;c.直接观察光屏”,下同):在判断平面镜中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时,移走蜡烛B,在其像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后,人眼的观察位置应该是c,光屏上不会(会/不会)有A的像,因为平面镜成的是虚(虚/实)像.
(5)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相等;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6)实验中某同学将玻璃板及点燃的蜡烛放置好后,在玻璃板另一侧移动未点燃的蜡烛,观察到未点燃的蜡烛与点燃蜡烛的像重合时,记录下了物、像、镜的位置,接下来的操作应是改变蜡烛位置多次实验(选填“整理实验器材”或“改变蜡烛位置多次实验”).

分析 (1)本实验要研究平面镜成像时,物体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物与像的大小关系等平面镜成像规律,要用到测量工具.
(2)物体射出的光线对人眼刺激越强,人眼感觉物体越亮,物体经过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的光线越多,人眼感到物体的像越亮.在比较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射出光都对眼睛有刺激,干扰人的视线.
(3)实验的目的是确定像的位置,而若是点燃后方蜡烛则无法分辨像与后方蜡烛的真实火焰.
(4)根据平面镜所成的是像是虚像的特点,应在物体一侧观察.虚像的判断:用光屏在像的位置接收,接收不到说明是虚像.在观察像时,人眼的观察位置通常会随着实验目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5)当蜡烛B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判断: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6)一次实验不具备代表性,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所以应采取同样的实验方案多做几次,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

解答 解:(1)刻度尺可以测量物体的距离,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测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2)在比较明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都在射出光线,干扰人的视线,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蜡烛是最亮的,蜡烛射向平面镜的光线最多,反射光线最多,进入人眼的光线最多,感觉蜡烛的像最亮.所以最比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
(3)实验中,另一根蜡烛不需要点燃,这样可使得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中的像更加清晰,更容易确定像的位置.
(4)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在玻璃板前蜡烛A这一侧不同的位置观察才能看到蜡烛的像;
在判断平面镜中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时,因在其像所在位置放一光屏,所以在观察像时,人眼的观察位置应该是直接观察光屏,光屏上不会有A的像,因为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5)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发现: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玻璃板垂直;物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6)一次实验不具备代表性,应采取同样的实验方案多做几次,避免实验现象的偶然性,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所以应改变蜡烛位置多次实验.
故答案为:(1)刻度尺;(2)较黑暗;(3)使A的像更清晰;(4)b;c;不会;虚;(5)完全重合;相等;垂直;相等;(6)改变蜡烛位置多次实验.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及操作相关问题,这是光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近几年来中考经常出现的题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10.现在不少学校里放置了如图甲所示的带盖子的垃圾桶,他能有效阻隔垃圾散发的气味,图乙为打开桶盖时的简化图.若动力作用在A电上,请在图中画出:
①桶盖重力G的力臂L;
②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2016年的冬天全国多地“雾霾肆虐”,甚至要影响到我们在家“停课不停学”,雾霾,雾和霾的统称.但是雾是雾,霾是霾,雾和霾的区别十分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霾的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就是我们所谓的PM2.5,其指直径小于等于2.5um的颗粒物.2.5um=2.5×10-6m=2500nm,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多出现于秋冬季节,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和凝华的产物(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这两种物态变化伴随着放热选填(吸热或放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当u=5cm时,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
C.当u=25cm时,成放大的像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到20cm处的过程中,使逐渐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中的部分斜看起来向上变弯折.刚看到日出时,太阳实际在地平线以下(选填“以上”或“以下”).岸上的人看水中的鱼,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偏高(选填“高”或“低”),若想要用手电筒将鱼照亮,应该照射鱼的实际位置(选填“看到鱼的位置”或“鱼的实际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太阳通过玻璃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如图,在棱镜和白屏之间放上一块透明的红色玻璃,则白屏上呈现红色光.透过红色玻璃观察蓝色衣服时,看到的衣服是黑色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表是一些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或沸点,则在标准大气压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名称固态
水银
纯铁物质名称液态水银液态酒精液态煤油
溶点(°C)106410831535232沸点(°C )35778大于150
A.熔化铜的容器不能用来熔化锡
B.金掉在铁水中会熔化
C.在我国漠河地区最低温度可达-50°C,在此地区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来测量气温
D.能用酒精温度计来测量沸水的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为了测量冰块的密度,在一个可均匀膨胀,质量和厚度忽略不计的正方体模具中的注水,塞紧注水孔,利用天平测得水的质量.
(1)在称量过程中试着添加砝码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取下(选填“加上”或“取下”)较小砝码,通过进一步操作,使天平平衡,此时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水的质量为111.4g.
(2)把模具放入冰柜中冷冻,待水全部凝固(填一种物态变化)成冰,将模具取下用刻度尺测出正方体莫及的边长为5cm,冰块的密度为0.89g/cm3(近似认为冰的体积等于模具的体积,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王小多同学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的过程中,按图1的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后,该同学做了如下步骤:
(一)保持定值电阻R的阻值不变,闭合开关S后,使R两端的电压发生变化,分别读出并记录对应于不同电压下的电流表示数.
(二)保持每次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保持不变,换用不同的定值电阻,如5Ω、10Ω、15Ω,分别读出并记录对应于不同阻值的电流表的示数.
(1)步骤(一)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2)小多在按步骤(二)做时,选一个“5Ω”的电阻,测得电流表示数为0.2A,当换“10Ω”来做时,马上读数后发现电流表的示数不是0.1A,(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你认为电流表的读数将会是大于(填“大于”、“小于”)0.1A,滑片应该向右移动(选填“左”、“右”),此时,眼睛应观察电压表.
(3)在进行步骤(二)时,正确操作后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如图2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得出的结论为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