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5.一个电阻两端电压为2伏,通过它的电流是0.4安;当电阻两端电压增加到4伏时,电阻阻值是5欧;当电阻两端电压降到0伏时,电阻阻值是5欧.

分析 知道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阻的阻值;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据此得出当电阻两端电压增加到4伏时或电阻两端电压降到0伏时电阻的阻值.

解答 解:由I=$\frac{U}{R}$可得,电阻的阻值:
R=$\frac{U}{I}$=$\frac{2V}{0.4A}$=5Ω,
因导体的电阻是本身的一种性质,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所以,当电阻两端电压增加到4伏时或电阻两端电压降到0伏时电阻的阻值仍为5Ω不变.
故答案为:5;5.

点评 本题考查了欧姆定律的简单应用,关键是知道导体的电阻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小明质量为50kg,其重力500N,为若小明用300N的力竖直向上提静止在地面上重力为800N的物体,则物体所受合力为0N.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
A.课桌的高度约为1.8m
B.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
C.手机正常通话时的电流约为5A
D.教室里的大气压强约为2.2个标准大气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自重为10N,底面积为400cm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其底部有一固定轻质弹簧,弹簧上方连有一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A,容器侧面靠近底部有一个由阀门B控制的出水口,当容器中水深为20cm时,木块A有$\frac{3}{5}$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弹簧恰好处于自然状态,没有发形变.(不计弹簧受到的浮力,g取10N/kg)
求:
(1)此时容器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
(2)木块A的密度;
(3)向容器内缓慢加水,直至木块A刚好完全浸没水中,立即停止加水,弹簧伸长了3cm,此时水平地面受到的压强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电阻R1、R2并联后接在电源上,电源两端的电压为6V,R1、R2的等效电阻是4Ω,通过电阻R2的电流是0.3A.求R1、R2的阻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在“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关系”的过程中,同学们做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A: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中的电流越小;
猜想B: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中的电流越大;
猜想C: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导体中的电流不变.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设计了实验电路.实验中所用元件有:三个阻值不同的电阻、一块电流表、一块电压表、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单刀单掷开关及若干节干电池.下表是他们的实验数据.
(1)请在图1的线框内画出用甲电阻能验证上述猜想的实验电路图.

(2)通过分析比较实验数据1、2、3(或4、5、6)(填写实验序号),可知猜想B是正确的(选填“A”、
“B”或“C”).
实验序号选用的电阻电压/V电流/A
1甲电阻10.05
220.10
330.15
4乙电阻10.1
520.2
630.3
7丙电阻10.2
820.4
930.6
(3)图2是该小组同学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中画出的三个电阻的U-I图象.其中图象c是电阻丙的U-I图象.(选填“甲”、“乙”或“丙”)
(4)根据图2的图象可知:甲电阻电流为0.2A时,电压为4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下表为一台电热器的铭牌,其内部简化电路如图所示,R1和R2均为电热丝.求:
××牌电热器
额定电压220V
额定
功率
高温挡2200W
低温挡880W
电源频率50Hz
(1)电热器在高温挡正常工作10min所消耗的电能;
(2)电路中R1的阻值;
(3)电热器在低温挡正常工作时,R1的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面下深度相同的两处a、b所受液体压强相等
B.两容器底受到压力相等
C.盛水容器底部受到压强较大
D.盛水容器底部受到压强较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在测定植物油密度的实验中,小月同学按照正确的实验方法和步骤进行操作,并设计了如下记录数据的表格.

(1)小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这时她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选填“左”或“右”),或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左调节(同上),使天平平衡.
(2)如图(乙)显示的是将烧杯中的部分植物油倒入量筒后,置于调平的天平上,天平重新平衡时的情景;(丙)显示的是将烧杯中部分植物油倒入量筒后的情景.根据图中情景帮小月将下表填写完整.
烧杯和植物油的总质量m/g烧杯和剩余植物油的总质量m/g倒出植物油的体积v/cm3植物油的密度
ρ/(kg/m3
100
(3)另一位同学的实验方法是:先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1;然后用量筒测出适量植物油的体积V,接着将量筒中的植物油倒入烧杯后,测出总质量为m2;然后计算出盐水的密度ρ′.与小月测出的植物油密度ρ相比较,则ρ′<ρ(选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