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人乘电梯匀速上升时,对这个人来说,变大的物理量是( )
A.质量
B.动能
C.重力势能
D.重力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的装置,物块M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左右两端用细线通过滑轮连接着两个相同的吊盘.小聪用它做实验时发现:当在左盘中放100g的砝码、右盘中放200g的砝码时,物块M可以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盘中的原有砝码都不变,使物块M最终可以向左匀速直线运动的方案是(滑轮的摩擦不计)( )
A.在左盘中再加100g砝码
B.在左盘中再加200g砝码
C.在左盘中再加100g砝码,在右盘中再加100g砝码
D.在左盘中再加200g砝码,在右盘中再加100g砝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关于眼睛及其视力矫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凹透镜
B. 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虚像
C. 近视眼的眼镜镜片是凹透镜
D. 远视眼看近处景物所成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九年级寒假时,小王同学从西岭雪山带回了一块坚硬的矿石.他利用家庭实验室的器材测出了这块矿石的密度,测量过程中,他取g=10N/kg.他可用的器材有:天平(最大称量为200g)、量筒、烧杯、杠杆、弹簧测力计(量程为5N)、细线、水.
(1)小王同学首先进行估测,他感觉矿石比一瓶500ml的矿泉水重些,于是他没有直接用天平(附砝码)来测矿石的质量.你认为他的理由是 .
(2)小王同学用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测量,图中杠杆水平,细线竖直.他正确操作后,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4N,则该矿石的质量m=kg.
(3)接着他用如图2所示的方法测出了矿石的体积,他的做法是: A、将矿石放入烧杯,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让矿石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上标记;
B、取出矿石;
C、用量筒往烧杯中加水,直到 .
(4)在用量筒往烧杯中加水时,他先加了100mL水,接着又取了50mL水,继续往烧杯中加,达到要求后,量筒中剩余的水如图3所示.则矿石的密度ρ=kg/m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利用小桌、砝码、泡沫塑料)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仔细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是通过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2)由甲、乙两图所示实验现象可得出:受力面积一定时,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
(3)由乙、丙两图所示实验现象可得出: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
(4)该同学在实验时将图乙中的小桌和砝码又放到一块木板上,如图丁所示,则在乙、丁两种情况中小桌产生的压强P乙P丁(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中产生的错误叫误差
B.误差是由于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
C.认真仔细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择精密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位经验不足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甩过的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下去,结果测得三人的体温都是39.5 ℃。有关三人的真实体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的体温一定是39.5 ℃
B.三个人体温都是39.5 ℃
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 ℃
D.乙、丙两人的体温都高于39.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李同学爱学习,爱家乡,立志为祖国的强盛贡献自己的力量.最近,他向全班同学推荐了两则新闻: 新华网2013年3月19日报道,浙江大学的科学家们研制出了一种超轻材料,这种被称为“全碳气凝胶”的固态材料密度为0.16毫克每立方厘米,刷新了世界记录.如图所示,用该种材料制成的体积为8立方厘米的“碳海绵”放置在鲜花上.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2013年5月2日报道,5月2日下午,成都开展了“二环路改造工程主线高架桥标准段结构极限承载能力模型试验研究”.根据测试结果,桥墩所受总荷载达到了2800吨,约为正常设计的4.3倍.
小李同学根据上述两则新闻,编制了下面的计算题,请大家一起来完成.
(1)求8立方厘米“全碳气凝胶”的质量为多少克?
(2)如果将质量为2800吨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8平方米,求物体对地面的压强(g取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试验中,下列说法正确得是( )
A.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
B.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会变大
C.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在光屏上能成正立的像
D.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B始终能与A的像重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