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如图,AB、CD是发光点S发出的、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清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确定发光点S的位置.

分析 根据反射光线反向延长过像点,作出发光点的像点S′,再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发光点S的位置,补出入射光线.

解答 解:先将两条反射光线AB、CD反向延长交于一点S′,再过平面镜作出S′的对称点S,即为发光点的位置,并连接SA、SC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光路图,平面镜成像特点与光的反射定律相结合来作图,比较直观、简捷、准确.在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时,注意一些技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法线垂直反射面、法线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角平分线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小亮做出了下列猜想:即液体内部的压强可能跟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实验桌上提供了符合实验要求的微小压强计一个,一个玻璃桶中装有酒精,一个玻璃桶中装有水,一个玻璃桶中装有食盐水,如图1所示.小亮利用这些器材设计了实验,证明:液体内部压强跟液体密度有关.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小亮探究的问题可知,自变量是液体密度,控制不变的量是液体深度.
(2)这个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是用压强计U形管的液面差表示的.
(3)请写出两次实验探究的过程:
①将压强计的探头进入酒精中的深度为h,读出压强计U形管的液面差L1,将h、L1记在表格中
②将压强计的探头进入水中的深度为h,读出压强计U形管的液面差L2,将h、L2记在表格中.
(4)在如图2虚线框内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是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次实验都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B.乙实验是为了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C.甲通电一段时间后,左侧容器内电阻丝产生的热量多
D.乙通电一段时间后,左侧容器内电阻丝产生的热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常用的电压表都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计G串联上不同的电阻而改装成不同量程的,如图所示是一个由电流计G改装成两个量程为0~3V.0~15V的电压表的电路图,若已知R2的阻值为24kΩ,小量程电流计G的内阻Rg为500Ω,则R1的阻值和灵敏电流计满刻度偏转的电流Ig各是多少?(Ig即是ab电压为3V和ac电压为15V时通过电路的电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在某个电热壶中盛有0.8kg的水,正常工作2min,使水的温度升高了40℃,水吸收的热量是1.344×105J.如果在该电热壶中装有0.8kg某种液体,在同样的时间内它的温度升高了90℃,则该液体的比热容是1.867×103J/(kg•℃).[已知c=4.2×103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电路,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压表V1、V2的示数之比为5:2;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V1、V2的示数之比为3:2.在后一种情况下在相同通电时间内,电阻R1与R2产生的热量之比为(  )
A.3:2B.1:3C.2:3D.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秋天到相山公园会闻到花香,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属于扩散现象,这个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铁棒不能传播声音
B.蝙蝠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
C.大象能听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
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