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小芳在家做蒸鸡蛋羹,她把鸡蛋往碗沿上一磕,蛋就破了,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也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分析 (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解答 解:(1)把鸡蛋往碗沿上一磕,蛋就破了;可见蛋给碗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碗的作用力;即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蛋破了,说明蛋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体现了力的作用效果之一: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故答案为:相互的;形状.

点评 此题是一道综合题,考查了力学的几个知识点;运用力的作用特点、力的作用效果知识,是一道基础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小明面对墙壁站立,抬起他的双臂撑在墙上.背后再站一个人,用双手撑住小明的双肩施加100N力往前推,靠墙的小明是撑得住的,如图甲所示.可是,如果再来10个人采取同样的方式,依次向后站立,用同样的力往前推,如图乙所示.小明会受到多大的力?说出你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1.如图是测量电阻所用电路的一部分,其中带G符号标志的是灵敏电流计,通电后电压表示数为2V,灵敏电流计的示数为2mA,则:
(1)根据测量的数据,求该电阻的大小为多少?
(2)经上网查找资料可知此灵敏电流计自身的电阻为100Ω,考虑电表电阻对实验的影响,则待测电阻R的真实值等于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如图所示,加图是“探究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装置.
(1)该实验中存在一个错误操作是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试管底.
(2)乙图是改正错误后根据实验数据所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由图可知该晶体在第5分钟时处于液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用下列方法制作如图所示的“喷气火箭”:①将气球吹大,并用夹子把口封紧;②从一根吸管上剪取一小段,用胶带把它固定在气球上;③将一根细绳穿过吸管,并水平拉直,作为“喷气火箭”运动的轨道,把封口的夹子松开,球内气体向左喷出,气球就会向右(填“左”或“右”)运动,使气球由静止变为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空气,此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小明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由此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ρ:ρ=9:4.用甲、乙两种不同物质做成体积相同的实心体,则它们的质量之比m:m=9: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小丽和小明要“测量食用油的密度”,请你帮助他们完善实验方案,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1)小丽的方案: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食用油,再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然后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1;其测得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ρ=$\frac{{m}_{2}-{m}_{1}}{{V}_{1}}$.
(2)小明的方案: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3,然后将烧杯内的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内,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质量m4,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2.即可测得食用油的密度.
(3)按小明的实验方案进行测量,实验误差可以减小一些;如果选择另一种方案,测得的密度值偏大 (填“偏大”或“偏小”).
(4)按小明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已测得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为34.1g.将烧杯内的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后,倒出油的体积如图 (甲)所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如图 (乙)所示,则小明食用油的密度为0.84×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与实物图完全一致的电路图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物体就没有力
B.一个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
C.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就越大
D.磁体靠近铁块由于物体之间没有相互接触,一定不会力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