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6.下列的实验和实例: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
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
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声音的不同;
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其中研究声音产生的一组实验是(  )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声音在传播时,需要介质,即气体、液体和固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音调高低和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解答 解: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条件;
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说明音调的高低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说明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所以研究声音产生的实验是①④.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条件,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以及音调高低的影响因素等知识进行解答.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所示的工具中都是利用了杠杆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和②都属于省力杠杆
B.③中的独轮车在使用时手离车厢越近越省力
C.使用图④的工具可以提高机械效率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7.点A处有一电灯,画出立杆BC在地面上的影子.(按要求作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晴天正午,小明与同学从树荫下走过时,发现地面上有许多大小、形状不同的光斑,如图所示,光斑的形状与什么要素有关呢?光斑又如何形成的呢?对此小明马上进行了探究,他们猜想光斑的形状:

a.与树叶形状有关,光斑是树叶的影子
b.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有关;
c.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有关.
(1)根据所学知识,可确定猜想a是不合理(选填“合理”、“不合理”)的;
(2)为了进行探究,他们制作了甲乙丙丁四个带孔的卡片,如图所示,其中甲乙卡片中小孔的尺寸均为3mm,甲、丙、丁卡片中的大孔的尺寸均为2cm,且丙丁卡片中大孔尺寸相同,在进行探究时,他们在地上铺上一张白纸,把带孔的卡片置于上方,让太阳光通过卡片上的孔,观察纸面上出现的光斑形状.请你在甲乙丙丁四张卡片中选择一张卡片用来验证光斑的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形状的关系,你选用乙卡片(填四张卡片对应的字母);在探究光斑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是否有关时,小明选用甲卡片进行实验探究,发现白纸上得到四个圆形光斑,由此得出光斑的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无关的结论,这结论不可靠(可靠、不可靠)若由你进行探究,你将如何设计带孔的卡片?请在虚线框戊内画出孔的形状.
(3)通过探究,他们得到了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C.
A.通过小孔形成的圆形光斑是像,通过大孔形成的光斑不是像
B.小孔形成的光斑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大孔形成的光斑与大孔的形状有关
C.光经过小孔和大孔所形成的都是光斑.
D.不管光斑是不是像,他们都是有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1.如图所示,一个开口的杯子,装了500g水后,将它放在水平桌面上,测得水深8cm.已知杯子内部底面积为50cm2,外部底面积为60cm2;杯子的质量为0.1kg.(g取10N/kg)求:
(1)水对杯底的压强
(2)水对杯底的压力
(3)杯子对桌面的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小明在研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请你帮他完成实验表格的设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灰铸铁的密度是7.2×103Kg/m3,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体积为1 m3的灰铸铁的质量是7.2×103kg
B.体积为0.5 m3的灰铸铁的密度是7.2×103kg/m3
C.质量是1千克的灰铸铁的体积是7.2×103 m3
D.质量是0.5kg的灰铸铁的密度是7.2×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1)实验时,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两灯都亮.但由于连线较乱,一时无法检查两灯是串联还是并联,小明灵机一动,随意拆下一根导线,发现两灯都熄灭,因此他认定两灯连成了串联,小明的方法是错误的(“正确”或“错误”),理由是如果两灯并联,拆下干路导线,两灯也不亮.

(2)若在某次测量时,按甲图连好电路闭合开关前,发现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应该调零;排除问题后闭合开关,发现指针又偏向图乙位置,其原因是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3)纠正(2)中错误后,分别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值,如表所示.由此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各支路的电流相等.这个实验在设计方案上还存在的不足之处是:实验次数太少,没有普遍性(写出一条).
IA/AIB/AIC/A
0.180.180.36
(4)小军连接了如图丙的实物连接图,此时,电流表测的是干路(“L1”、“L2”、“干路”)的电流.若要测灯L1的电流,请你在图上只改动一根导线,完成电路的连接.(在需改动的导线上打“×”,再画出重新连接后的导线)
(5)细心的小军还发现:在实验时,电流较大的那个灯泡比另一个亮,且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总是这样.于是他总结出这样的规律:“不同灯泡的亮暗和电流有关,电流越大的灯泡越亮”,你觉得这个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不正确;在电压一定时,电流越大,灯越亮或灯泡的实际功率越大,灯泡越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6.如图所示,斜面长S=10m,高h=4m.用沿斜面方向的推力F=80N,将一个重为100N的物体由斜面底端A匀速推到顶端B.求:
(1)运动过程中克服物体的重力做的功;
(2)斜面的机械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