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4.小明说,学习用温度计测物体温度后,他只凭感觉就可以判断物体温度的高低了,小亮为了推翻小明的说法,设计了一个实验(如图所示),小亮要小明先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然后把左手和右手同时放入温水中,小明两只手对“温水”的感觉相同吗?请查阅相关资料,帮小明解释造成这种感觉的原因.

分析 测量是一个比较的过程,所以要先有一个参考或标准,两手开始的标准不相同,所以判断一个物体的结论也不相同;也说明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温度是不可靠的,需要用测量工具来进行精确的测量.

解答 解:
小明两只手对“温水”的感觉不相同;
小明先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热水温度高,冷水温度低,两手开始的温度不相同,再放入同一温水中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这是因为两次判断的标准不一样,这个事实说明凭感觉判断物体的温度是不可靠的.

点评 此题考查温度测量的知识,反映出人得感觉并不总是正确的,所以必须要进行测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B.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多
C.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物体的内能增大
D.0℃的冰没有内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4min34.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所示,电阻R1=6.25Ω,R2=20Ω,当S接a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A;当S接b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求:
(1)电阻R的阻值;
(2)电源电压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将木块A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甲所示,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300Pa.若将重物G,轻放在木块A上,如图乙所示,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木块A漂浮时增加了80Pa;若将木块A挂在动滑轮下,且A的部分体积浸入水中,绳自由端悬挂重物G1时滑轮组处于静止状态,如图丙所示,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木块A漂浮时减少了100Pa;若将容器中的水换成另一种液体,使木块A露出液面部分与丙图相同,绳自由端悬挂重物G2时滑轮组处于静止状态,如图丁所示.若G1:G2=8:7,则这种液体的密度为1.1×103kg/m3.(不计绳重及摩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如图所示是一种温度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绿灯与红灯是并联连接,在水银温度计里封入一段金属丝,当温度到达76℃时,红灯亮,发出报警信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为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我们做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
(1)为了探究不同阻力对小车的运动速度的改变的影响情况,应做到小车开始受到不同的阻力作用时的速度相同,在实验中用什么方法使小车在进入平面时速度相同?让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
(2)实验表明: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长,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
(3)进而推理得出: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小明同学探究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不考虑杠杆自重和摩擦)
(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小明发现杠杆右端下倾,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杠杆自重对杠杆的平衡不产生影响,便于力臂的测量.
(2)三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如下:
实验序号动力F1(牛)动力臂L1(厘米)阻力F2(牛)阻力臂L2(厘米)
12424
24638
3846
①小明用如图2甲所示进行第3次实验,弹簧测力计的所示如图2乙所示,则动力F1=3.6N.
②分析三次实验数据,发现第3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偏大,检测弹簧测力计发现完好无损,原因可能是弹簧测力计没有竖直向下拉动,实际力臂小于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
(3)小明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了杠杆平衡条件.生活中的钓鱼竿应用了该实验中的第2次实验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小燕多次乘车了解到夜间开汽车,若车内亮灯,车内物体会在前面的挡风玻璃上成清晰的像,干扰司机的视线,影响行车安全.为今后安全行车,小燕根据生活中透明平板玻璃所成像“明”、“暗”不同的多种情况做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物体在透明平板玻璃中成像的“明”、“暗”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进行猜想】
猜想1:透明平板玻璃成像的“明”、“暗”程度可能与物体离光源的距离有关;
猜想2:透明平板玻璃成像的“明”、“暗”程度可能与光源的强度有关;
猜想3:透明平板玻璃成像的“明”、“暗”程度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
【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实验一: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竖直固定一块透明平板玻璃,同一物体固定在离透明平板玻璃0.5m的A点,在桌面的C点先后用不同功率的灯照亮A点处的物体,观察同一物体不同光照下在透明平板玻璃中所成像的“明”“暗”程度.各次实验人的眼睛都在同一位置从右向左观察物体在透明玻璃板中的像.结果记入表.
灯的功率/W物体和灯的距离/m像的明暗程度
51
251较暗
401
实验二:同一物体位置固定在A点不动,用同一盏5W的灯先后在桌面B、C、D三点照亮A处的同一物体,同一位置观察同一物体在透明平板玻璃(仍固定不变)中成像的“明”“暗”程度.结果记入表.
灯的功率/W物体和灯的距离/m像的明暗程度
50.5
51.0较明
51.5
(1)小燕是用实验一来探究猜想2(选填“1”、“2”或“3”);
(2)分析实验二的实验数据及结果可得结论:物体与灯的距离越小,物体所成的像越亮;
(3)你认为物体在透明平板玻璃中所成像的“明”、“暗”程度还与物体有关(至少写一个因素),你说的因素在小燕上述两个实验中已经控制该变量(选填“没有”或“已经”);
(4)小燕猜想1和猜想2还可归纳为物体成像的“明”、“暗”程度与物体的明暗有关;
(5)小燕猜想3中的“物体的颜色”这个变量在实验一和实验二中是通过使用用同一光源照射同一物体来进行控制的;
(6)请你就光现象根据光学知识、对司机提出一条有利于安全行驶的建议:夜间行车时,车内不能开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每个钩码重力为1N,杠杠上每个小格为1cm).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左(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水平并静止,达到平衡状态.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在杠杆上直接测量力臂.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1L1=F2L2).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不合理的,为什么?不合理,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杠杆自重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