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是小方同学用两只外形相同的蜡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选取相同的蜡烛,是为了便于比较像和物体的______关系。
(2)在实验过程中,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再将另一支______蜡烛(选填“点燃”或“不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后面来回移动,直到看上去跟前面的蜡烛的像______。
(3)当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20cm的A处时,玻璃板后B处的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了;移去B处的蜡烛,将光屏放在B处,发现光屏上并没有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像。
(4)在某次实验中,把蜡烛A放到玻璃板前,在玻璃板后的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第1小组同学在光具座上依次摆好蜡烛、凸透镜、光屏,当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调整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原因可能是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过调整后,光屏上已成一清晰的像,若用一不透光的纸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遮住,则光屏上的像与原来相比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想成放大的虚像,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应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量多少的装置,R是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是杠杆的一端,从油量表指针所指的刻度,就能知道油箱内油量的多少。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油量表是由电流表改装而成的
B. 油量表不可能是由电压表改装而成的
C. 定值电阻R′可以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D. 油量增加,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电阻值减小,油量表的示数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
(1)如图甲组装实验装置时,铺有石棉网的铁圈位置和悬挂着温度计的铁夹位置放置非常重要.实验时,应当先根据用酒精灯_____加热,调整固定铁圈的位置;再根据使温度计_____浸没在水中且不能碰到容器底 ,来固定铁夹的位置;图中使用温度计时存在明显错误是:______;
(2)当水的温度加热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后几分钟为止.记录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温度/℃ | 90 | 91 | 93 | 97 | 98 | 98 | 98 |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第3min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水的温度是_____℃,当水沸腾时气泡情况如图乙中_____(选填“a”或“b”)的情景。
(3)请根据上表中数据在丙图中画出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图象.
(__________)
(4)某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且同时开始实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 如图丁所示,得到a、b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可能是 ____.另一小组同学为了进一步探究水沸腾时是需要吸热的,应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___。
(5)实验后的沸水放在桌上越来越凉,图戊中能表示其温度T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图象是(_____________)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用如图所示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此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屏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投影仪成像利用了这一规律
C.向右适当移动凸透镜,光屏上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向右适当移动蜡烛,光屏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左上方装有电子阀门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控制阀门,使容器中相同时间内流入液体的质量相等,注入液体直至图乙所示状态。下列表示液面上升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液面上升的速度v随液面到容器底部高度h的关系、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m随液体的体积V变化的关系、液体的密度ρ随液体的体积V变化的关系图线中,可能正确的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红根据所提供的几种物质的密度、熔点、比热容,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A. 用来熔化铜的器皿可以用铝制作
B. 体积相等的铁球和铝球,如果它们的质量相等,铝球可能是空心的
C. 体积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铝块,放出相等的热量,铜块温度降低得较多
D. 把温度为-10℃的冰块投入盛有0℃水的密闭隔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冰的质量会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小红和小亮在做“探究影响导体的电阻大小因素”实验时,做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猜想二: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三: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实验室提供了4根电阻丝,其规格、材料如下表所示
编号 | 材料 | 长度(m) | 横截面积(mm2) |
A | 镍铬合金 | 0.25 | 1.0 |
B | 镍铬合金 | 0.50 | 1.0 |
C | 镍铬合金 | 0.25 | 2.0 |
D | 锰铜合金 | 0.25 | 1.0 |
(1)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后,在M、N之间分别接上不同导体,通过观察相关现象来比较导体电阻大小,小明、小红和小亮对图中的电路设计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小明认为:电流表是多余的,观察灯泡的亮度就可以判断导体电阻的大小。
小红认为:灯泡是多余的,根据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就可以判断导体电阻的大小。
小亮认为:灯泡和电流表同时使用更好,因为灯泡可以保护电路,从而防止烧坏电流表。
你赞同________(选填“小明”、“小红”或“小亮”)的观点。
(2)为了验证猜想二,可依次把M、N跟________(选填“A、B、C、D”)的两端相连,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分析比较这两根电阻丝电阻的大小。
(3)依次把M、N跟电阻丝A、B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电流表的示数不同,分析比较A、B两根电阻丝电阻的大小,可探究电阻跟________的关系,其结论是________。
(4)小丽在探究同样的课题时,手边只有一根电阻丝,那么,她利用这根电阻丝和上述电路,不能够完成猜想________(选填“一”、“二”或“三”)的实验验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电阻甲和乙的I﹣U图象,小明对图象信息做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当甲两端电压为0.5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3A
B. 当乙两端电压为2.5V时,其电阻值为10Ω
C. 将甲和乙串联,若电流为0.3A,则它们两端的电压为2V
D. 将甲和乙并联,若电压为1V,则它们的干路电流为0.6A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