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猛将张飞单枪立马在长坂坡当阳桥头,一声大喝吓退十万曹操大军.这个典故形容张飞声音

A.音调高         B.音色差         C.频率高        D.响度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阅读理解题(5分)

我们知道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速度计算公式为:速度=路程/时间,即v=s/t。另外物理学中把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叫加速度(注:速度的变化量用△v表示,它等于前后速度之差;

加速度用字母a表示,国际单位是m/s2)。由加速度的定义可知:


(1)若一个运动物体开始运动的速度v0=2m/s,经过5s后它的速度变为v1=6m/s,则这个物体在

5s内的速度变化量△v= m/s;

(2)若问题(1)中的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相等),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a= m/s2;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3)根据你阅读后得到的信息,请你写出加速度的定义公式a=

(4)如果作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已知酒精、煤油、水银的熔点分别为-117℃、-30℃、-38.5℃。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9.2℃,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该选用(      )

A. 酒精温度计  B. 煤油温度计  C. 水银温度计    D. 煤油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下图甲是2008年南方雪灾中见到的雾淞现象它是______  _____;图乙是南方雪灾中见到的电线由于冻雨结起的冰柱现象它是_____  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13中画出物体AB所成的像.

(2).如图14所示,两条光线分别从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处(P)和一倍焦距处(F)射向透镜,请在图中画出它们通过透镜后的光路 (图中PO= P′O ;FO=F′O) .

(3).在图15中画出光从空气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光路(要求标出法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甲所示,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此时,它从镜中看到的自身像应该是图乙中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城市道路旁常见如图所示的标牌,标牌的含义是:           ,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学习速度时,小明在课上测量了纸锥下落的速度.

(1)为了完成这个实验要用到两种测量工具,它们是                  

(2)实验时小明所在小组将纸锥从课桌高度落到地上,发现它落地所需时间很短,很难测量准确.请你帮他们想个解决的办法:                  .(写出一个)

(3)小明与其它小组交流时,发现不同小组测得纸锥下落的速度不同.

①请你猜想影响纸锥下落速度的因素可能是               (写出一个).

②为了验证你的猜想,简要的做法是                                       

(4)(3分)小明所在小组继续研究小球在水中的下落运动情况,他们用照相机拍摄了一张小球下落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已知背景墙上每块瓷砖的高度为a,闪光灯每隔△t时间拍摄一次.观察照片,关于小球的运动,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①小球从A点到B点的运动是加速运动

②小球从B点到D点的运动是加速运动

③小球从A点到D点的平均速度为3a/2△t

④小球通过C点时的速度为a/△t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亲爱的同学,你会使用下面的基本实验仪器吗?

(1)如图13所示,甲中木块的长度是                   cm,乙中停表的分度值是

             ,丙中电能表的读数是                 kW·h。

(2)从图13中的测量仪器中任选两种组合,你还能测             ,依据的原理是

            

(3)图14中的台秤使用前需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置于零刻度线,调节         使秤杆水平平衡。某次称量情况如图14所示,被称货物的质量是                kg。

(4)图15实验是探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