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9.重为160N、底面积为0.04m2的物体落入干涸的深井底部.已知物体的密度为1.6×103kg/m3,g取10N/kg,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求物体对井底的压强;
(2)使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当拉力F=100N时物体恰能匀速上升,求动滑轮的重力;
(3)若在井内注入水,仍用此滑轮组使物体在水中匀速上升,求拉力的大小.(不计水对物体的阻力)

分析 (1)物体对井底的压力等于物体重,知道受力面积,利用压强公式求物体对井底的压强;
(2)由图可知,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2,不计绳重和摩擦,则F=$\frac{1}{n}$(G+G),据此求出动滑轮重;
(3)知道物体重和物体的密度,利用G=mg=ρVg求物体的体积,再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出物体受到水的浮力,不计绳重、摩擦、水的阻力,则F′=$\frac{1}{n}$(G+G-F),据此求出拉力大小.

解答 解:(1)物体对井底的压力:
F=G=160N,
物体对井底的压强:
p=$\frac{F}{S}$=$\frac{160N}{0.04{m}^{2}}$=4×103Pa;
(2)由图可知,n=2,不计绳重和摩擦,
由F=$\frac{1}{2}$(G+G)可知:100N=$\frac{1}{2}$(160N+G),
解得动滑轮重:G=40N,
(3)物体的重力:G=mg=ρVg,
物体的体积:
V=$\frac{G}{{ρ}_{物}g}$=$\frac{160N}{1.6×1{0}^{3}kg/{m}^{3}×10N/kg}$=0.01m3
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FgVgV=1.0×103 kg/m3×10N/kg×0.01m3=100N,
此时拉力:
F′=$\frac{1}{2}$(G+G-F)=$\frac{1}{2}$(160N+40N-100N)=50N,
答:(1)求物体对井底的压强为4×103Pa;
(2)动滑轮的重力为40N;
(3)拉力的大小为50N.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重力公式、阿基米德原理、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考查的知识点多,要求灵活选用公式,特别是:不计绳重和摩擦,拉力F=$\frac{1}{2}$(G+G)、F′=$\frac{1}{2}$(G+G-F).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一枝新铅笔的长度约为20cmB.教室的高度大约为7m
C.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D.八年级物理课本长约15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如图所示,是小玲和小红同学设计的可调加热电路.电源电压为220Ⅴ,加热电热丝的规格为“220V 100W”(阻值不随温度变化),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484Ω 2A”.两同学分别计算了电热丝实际功率的变化范围,过程如下.两同学的计算过程是否正确?如有错误,请写出错误之处并作出对应的正确解答.
(1)小玲同学的计算过程
电热丝电阻R0=$\frac{{U}^{2}}{P}$=$\frac{(220V)^{2}}{100W}$=484Ω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右端时电阻R0=484Ω
功率P=$\frac{{U}^{2}}{{R}_{0}}$=$\frac{(220V)^{2}}{484Ω}$=100W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左端时
电阻R′=484Ω+484Ω=968Ω
功率P′=$\frac{U2}{R′}$=$\frac{(220V)^{2}}{968Ω}$=50W
答:电热丝实际功率的变化范围是50W~100W
(2)小红同学的计算过程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右端时,电热丝的实际电压
等于额定电压,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为100W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左端时
R0=$\frac{U2}{P}$=$\frac{(220V)^{2}}{100W}$=484Ω
U0=$\frac{{R}_{0}}{{R}_{0}+R}$U=$\frac{484Ω}{484Ω+484Ω}$×220V=110V
电热丝的实际电压等于额定电压的$\frac{1}{2}$电热丝的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的$\frac{1}{2}$为50W
答:电热丝实际功率的变化范围是50W~40W
1小玲最后求出的功率是总功率,不是电热丝的功率,小玲的计算错误;
正确解答:电热丝电阻R0=$\frac{{U}^{2}}{P}$=$\frac{(220V)^{2}}{100W}$=484Ω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右端时电阻R0=484Ω
功率P=$\frac{{U}^{2}}{{R}_{0}}$=$\frac{(220V)^{2}}{484Ω}$=100W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左端时
电阻R′=484Ω+484Ω=968Ω
电路电流:I′=$\frac{U}{R′}$=$\frac{220V}{968Ω}$=$\frac{5}{22}$A,
功率P′=I′2R0=($\frac{5}{22}$A)2×484Ω=25W,
故电热丝实际功率的变化范围25W~100W;
2小红同学认为电热丝的电压变成原来的一半,
其实际功率也变为原来的一半,这是错误的,
由P=$\frac{{U}^{2}}{R}$可知功率应变为原来的$\frac{1}{4}$,为25W;
正确解答: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右端时,电热丝的实际电压
等于额定电压,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为100W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左端时
R0=$\frac{U2}{P}$=$\frac{(220V)^{2}}{100W}$=484Ω
U0=$\frac{{R}_{0}}{{R}_{0}+R}$U=$\frac{484Ω}{484Ω+484Ω}$×220V=110V,
电热丝的实际功率是:P=$\frac{{U}_{0}^{2}}{{R}_{0}}$=$\frac{(110V)^{2}}{484Ω}$=25W;
故电热丝实际功率的变化范围25W~100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过程中,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主轴上的A.B.C.D.E.G等各点(如图) 分别按以下情况调整好光屏的位置:
(1)把烛焰放在E点,光屏上出现最大的清晰倒立放大的实像;
(2)把烛焰放在A点,光屏上出现最小的清晰倒立缩小的实像;
(3)把烛焰放在G点,光屏上没有出现清晰实像,但通过凸透镜看物体,能够看到一个正 立放大的虚像.
(4)把烛焰放在C点,会成倒 立放大的实像,这种办法可以测焦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在“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的实验中.小吴同学的四次实验情况分别如图所示.

(1)有同学说:“只要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就会产生感应电流.”你认为他的说法对吗?不对.图丙可支持你的结论.
(2)为了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跟磁场方向和导体运动方向之间的关系.根据图甲和图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的运动方向有关.
(3)从能量的角度来分析,感应电流的产生过程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中国人民解放军研制的第一代63式水陆两用坦克如图所示,该表是它的一些主要性能指标参数.该坦克在发动机正常工作时,可以最大速度在水平陆地上匀速直线行驶60千米.(g取10N/kg)求:
 总质量/kg 2.2×104
 发动机额定功率/kW 420
 水上最大航速/(km/h) 18
 陆上最大行速/(km/h) 60
 每条履带着地面积/m2 2.0
(1)水平地面受到坦克的压强.
(2)坦克在陆地上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张老师上课时,观察远处的同学时要摘下眼镜,而看近处的课本时,又要戴上眼镜,据此分析,张老师(  )
A.患近视,应戴凸透镜片矫正视力B.患近视,应戴凹透镜片矫正视力
C.患远视,应戴凸透镜片矫正视力D.患远视,应戴凹透镜片矫正视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如图所示,是检查视力时平面镜、被测者和视力表的位置关系示意图,若平面镜距视力表3m远,该视力表要求被测者在5m远处,则人应坐在离平面镜2m远处,被测者与视力表的像有5m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关于力的三要素,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点,产生的效果就相同
B.如果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力作用在物体上的同一点,则产生的效果相同
C.只要力的三要素中两个相同,那么这两个力作用效果就相同
D.只要两个力的大小、方向相同,且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则产生的效果就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