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
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
(4)把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其位置,直到在前面看来好象也被点燃一样.这样确定像的位置,凭借的是视觉效果的相同,因而可以说是采用了______的科学
方法.(比较/控制变量/转换/替代/实验和推理/建立模型)
(5)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
(6)小红将玻璃板沿垂直于AB连线的方向从图示位置向右移动时,A的像______ (填“不动”、“向右移动”或“向左移动”).
(7)若小红同学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请你推断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解:(1)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2)用刻度尺测量物像到平面镜距离关系,比较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
(3)选择两段相同的蜡烛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4)取两只蜡烛,一只点燃在玻璃板前,一只不点燃,在玻璃板后,使后面的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后面蜡烛的位置就是前面蜡烛的像的位置,这是一种等效替代的方法.
(5)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因为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所以移去后面的蜡烛B,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接到像.
(6)由于像与物关于镜面是对称的,所以小红将玻璃板沿垂直于AB连线的方向从图示位置向右移动时,A的像不动.
(7)像与物是关于镜子对称的,实验时玻璃板要竖直放置,如果不竖直,成的像就偏高或偏低,后面的蜡烛是摆在桌面上的,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故答案为:(1)便于研究像与物的位置和大小关系;
(2)到平面镜距离;
(3)大小;
(4)替代;
(5)不能;
(6)不动;
(7)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分析:(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同时能看到镜前物体的像,又能看到物体的像,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2)用刻度尺测量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比较物距和像距的关系.
(3)用两个相同的蜡烛,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4)做该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凭借视觉效果的相同采用了等效代换的实验方法.
(5)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6)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中,像与物关于镜面是对称的来解答此题.
(7)玻璃板要竖直放置,否则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会与前面蜡烛成的像完全重合;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注意要使平面镜与桌面垂直,这样才能确定出像的位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是中考出题的一个热点,本题围绕这个探究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解决办法,合理的思考和解释来考查同学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3?泉州)小红同学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

(1)如图1所示,她的操作存在错误,请指出其中一个错误之处:
读数时视线未跟液柱面相平(或“温度计玻璃泡触底”、“酒精灯外焰未正对杯底”)
读数时视线未跟液柱面相平(或“温度计玻璃泡触底”、“酒精灯外焰未正对杯底”)

(2)小红纠正所有错误后,在水温到达89℃时开始每隔2分钟做一次温度记录,并描绘出如图2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
99
99
℃,说明此时该地大气压
小于
小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3)若烧杯中水的质量为0.4kg,则从开始计时起加热10min,水所吸收的热量为
1.68×104
1.68×104
J.[已知C=4.2×103J/(kg?℃)]
(4)小红觉得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偏长,请你给她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
减少水的质量(或适当提高水的初温)
减少水的质量(或适当提高水的初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小红同学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
(1)如图1所示,她的操作存在错误,请指出其中一个错误之处:
读数时视线没有和液柱上表面相平
读数时视线没有和液柱上表面相平

(2)小红纠正所有错误后,在水温到达89℃时开始每隔2分钟做一次温度记录,并描绘出如图2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
99
99
℃,说明此时该地大气压
小于
小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3)当水沸腾时,如果继续给沸腾的水加热,水的温度将
不变
不变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4)小红觉得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偏长,请你给她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
减少水的质量或提高水的初温
减少水的质量或提高水的初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小红同学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

(1)如图1所示,她的操作存在错误,请指出其中两个错误之处:①
读数时视线没有和液柱上表面相平
读数时视线没有和液柱上表面相平
;②
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
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

(2)小红纠正所有错误后,在水温到达89℃时开始每隔2分钟做一次温度记录,并描绘出如图2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
99
99
℃,说明此时该地大气压
小于
小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3)当水沸腾时,需要继续
吸收
吸收
热量,水的温度
不变
不变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4)小红觉得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偏长,请你给她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
减少水的质量或提高水的初温
减少水的质量或提高水的初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小红同学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她的操作存在错误,请指出其中两个错误之处:
读数时视线没有和液柱上表面相平
读数时视线没有和液柱上表面相平

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壁
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壁

(2)小红纠正所有错误后,在水温到达89℃时开始每隔2分钟做一次温度记录,并描绘出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
99
99
℃,说明此时该地大气压
小于
小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3)小丽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所示.则图
A
A
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4)小红觉得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偏长,请你给她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
减少水的质量
减少水的质量

(5)由表格可知,本次实验应选用测温物质为
水银
水银
的温度计.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4题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6)本实验需要的测量仪器有
温度计
温度计
秒表
秒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小红同学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
(1)如图1所示,她的操作存在错误,请指出她使用温度计的两处错误:
读数时视线未跟液柱上表面相平;
读数时视线未跟液柱上表面相平;
温度计玻璃泡接触杯底
温度计玻璃泡接触杯底

(2)小红纠正所有错误后,在水温到达89℃时开始每隔2分钟做一次温度记录,并描绘出如图2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
99
99
℃,如果继续给沸腾的水加热,水的温度将
不变
不变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3))小红觉得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偏长,请你给她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
减少水的质量
减少水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