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9.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量时未遵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C.误差就是测量过程中产生的错误D.选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分析 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的减小误差.
误差不是错误,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灭误差.

解答 解:A、测量时未遵操作规则会引起错误,而不是误差,故A错误;
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故B正确;
C、误差与错误是截然不同的,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而错误是由于实验者粗心或不遵守实验规则等原因造成的,故C错误;
D、选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误差与错误在产生原因上,及是否能避免等方面都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我们应充分认识二者的不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用手指触摸0℃的冰和0℃的水,会感觉冰更冷些,其原因是冰熔化要吸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宝宝和玲玲同学分别探究并联电路电路电流规律:
【实验器材】
电流表3只,灯泡2只,开关1个,可调电压的电源1个,导线若干.
【实验电路图】
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宝宝同学根据电路图连接好实验电路,连接过程中,开关应该;检查电路无误后,开始实验,正确读出电流表示数如表:
实验次数I1/AI2/AI/A
10.160.160.32
20.200.200.40
30.220.220.44
(2)玲玲同学根据电路图正确连接好实验电路,开始实验,正确的出电流表示数如表:
实验次数I1/AI2/AI/A
10.100.200.30
20.140.280.42
30.181.800.54
【评估】
(1)宝宝和玲玲同学实验时电路中电流的变化都是通过改变电源电压实现的.
(2)宝宝同学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相等,这个结论是错误的,主要原因是选用两个规格相同的灯做实验;
(3)玲玲同学的实验记录表格中,实验次数3读数错误,正确的示数应该是0.36A,发生错误的原因是读错了量程.
(4)综合分析宝宝和玲玲同学的测量数据,可得出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是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的总和.(答案用文字表达或数学表达式均可)
(5)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具科学性,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1条即可):应该再选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再进行多次实验得出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合适(  )
A.量程3 m,分度值1 mmB.量程10 m,分度值1 dm
C.量程30 cm,分度值1 mmD.量程15 cm,分度值0.5 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关于声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等,都伴有超声波产生
B.超声导盲仪、倒车雷达及声呐都是利用了“回声定位”原理
C.借助超声波医生可以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脏器的图象信息,工业上可给产品内部探伤
D.超声清洗机、超声碎石仪是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的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4.熊大从上海乘飞机去北京,飞行距离1040km,所乘航班起飞时间是9时30分,飞行速度为160m/s.他在北京的兄弟熊二从北京的住地开轿车到机场接他,熊二住地离机场36km,若轿车行驶速度为20m/s,为了按时接人,熊二从住地出发的时间应为几时几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在“探究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有什么关系”时,小明设计实验 如图.把两个灯泡L1、L2串联起来接到如图所示电路中.
(1)实验中两个小灯泡的规格应该是不相同(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2)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若无法估计电路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应选用大量程并采用试触的方法.
(3)若实验中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反向偏转,这是因为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4)实验中改变电流表的位置,发现电流表的示数不变.这说明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
(5)小明在实验中也观察到这样的现象:两灯泡的亮度不同,甲灯比乙灯亮,于是小明对上述结论心存疑惑.你认为灯泡的亮度取决于电流的大小吗?不是.(选填“是”或“不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为比较酒精和碎纸片这两种燃料的热值,小明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他将一定的酒精和碎纸片分别放入两个燃烧皿中,点燃它们,分别给装有质量相等的水的两个相同烧杯加热,直至酒精和碎纸片完全燃烧.
(1)小明设计了一张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其中①②两项内容漏写了,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2)实验后小明根据实验数据利用公式Q=cm△t算出了水吸收的热量,结合“10g酒精”这一数据,算出了酒精的热值.小杰认为他的计算结果不可靠,理由是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大部分不能被水完全吸收.如果按照小明的计算方法算出的热值比实际值偏小.
温度
燃料
加热前水温/℃①加热后的水温/℃
10g酒精
    ②10g碎纸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现象中与平面镜成像原理一致的是(  )
A.
手影
B.
水中倒影
C.
月食的形成
D.
一束束阳光穿过树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