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在下列虚线框内画出合适的透镜.

分析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除过光心的光线之外的所有射向凸透镜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都会比原来会聚一些;从焦点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变为平行光线.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除过光心的光线之外的所有射向凹透镜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都会比原来发散一些;射向虚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为平行光线.

解答 解:由第一个图可知:会聚的两条光线经过透镜后变得发散了,所以改透镜为凹透镜;由第二图可知:会聚的两条光线经过透镜后变得更加会聚,所以是凸透镜.如图所示.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凸透镜和凹透镜光学特点的了解及应用,属于基础性的知识.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能够判断出光线经透镜后变得发散还是会聚,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关于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打开醋瓶盖能嗅到醋昧,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图乙中,两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能粘在一起,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
C.图丙中,水蒸气将塞子冲出,试管口有白雾出现,说明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增加
D.图丁中,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说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小华同学先用水平推力F将质量为10kg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移动10m,再用同样大小的水平推力F将质量为20kg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移动10m,推力在这两个过程中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关于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W1>W2B.W1=W2C.W1<W2D.无法比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在简单机械中,把有倾斜的坡面称为斜面,它便于把重物推上某一高处.小明同学在某次课外活动课上想研究斜面的使用特点.他先用弹簧测力计把重为G的物体缓慢提起h高度,此时测力计的示数情况如图(a)所示.再分别用弹簧测力计把该物体沿着倾角不同的光滑斜面拉到h高度,测力计的示数情况如图(b)、(c)、(d)所示.请仔细观 察图中的操作和测力计的示数变化,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比较图(a)与(b)〔或(a)与(c)或(a)与(d)〕两图可知:使用斜面缓慢提升重物时,可以省力.
(2)比较图(b)与(c)与(d)三图可知:使用斜面缓慢提升相同重物(到同一高度)时,斜面倾角越大,拉力越大.
(3)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利用上面的三个斜面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他们在实验过程中收集的数据如下表:
次数倾斜程度物块重力G/N斜面高h/m拉力F/N斜面长s/m机械效率η
1较缓50.22.4141.7%
2较陡50.53.2178.1%
3最陡50.74.3181.4%
①实验过程中应拉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在其它条件一定时,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高(高/低).
③该小组又进行了第4次实验,他们在斜面上铺上棉布,使斜面变粗糙,保持斜面高和长分别是0.5m和1m,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5N,他们测得这种情况下斜面的机械效率为55.6%(小数点后保留一位小数).把第4次实验数据与第2次测量结果相比较,还能得出:在其他条件一定时,斜面越粗糙,斜面的机械效率越低.
④实验小组的同学发现在实验过程中 弹簧测力计很难严格地沿斜面方向拉动(如图甲所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实验小组的同学经过讨论后,决定利用一个滑轮来改进实验.请你在乙图中画出使用此滑轮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杆秤是中国古代沿用至今的常用测量工具,某次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所在活动小组用木杆、铁块、秤钩、细线等制作了一把“杆秤”如图甲所示.他们在制作过程中学习了大量关于杆秤的知识,并提出了一系列问题.
问题一:如何标注杆秤的刻度?
问题二:杆秤的刻度是均匀的吗?
问题三:如何增大杆秤的量程?…

(1)关于刻度,他们查阅到了如下资料:如图乙所示为杆秤的示意图,点O为提纽(相当于杠杆的支点),C为定星点,G0为秤杆、秤钩的自重,重心在点B处,秤砣重为G1.不挂重物,且秤砣在定星点时,杆秤在水平位置平衡:
当在秤钩上挂一重物Gx,秤砣移到距定星点x处时,杆秤刚好在水平位置平衡:
可得;
G1•OC=G0•OB
G1(x+OC)=Gx•OA+G0OB
x=$\frac{{G}_{x}}{{G}_{1}}$•OA
由上述推导可得,x与Gx成正比,因此杆秤的刻度是均匀的(选填“均匀的”或“不均匀的”);在上述资料中,杆秤每次都需调节到水平位置平衡,这样操作的好处是便于测量力臂.
(2)操作过程中,小明在右侧挂钩上挂一重物,测得OA为5cm,x为50cm,又已知秤砣质量为50g;请通过计算帮助小明标注此位置所代表的物体质量.
(3)小明在调查过程中还发现,市场上的杆秤往往有A、B是两个不同量程的提纽(如图丙所示),秤钩C处悬挂被测物,提起提纽A或B,在秤杆E上移动秤砣D,达到平衡后,根据秤砣的位置可以在秤杆上读出被测物的质量.有关该杆秤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B
A.它只能测量比秤砣质量大的物体
B.用提纽A时比用提纽B时的量程更大
C.将秤砣质量减少,则该秤的读数将偏小
D.只有当秤杆的粗细均匀时,杆秤的刻度才是均匀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李明和小亮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实验用到的电阻R的阻值分别为10Ω,15Ω,20Ω,25Ω.
(1)李明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中的实验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小亮在检查时认为,从实验目的来看,实验电路上有一根导线连接错了,建议李明改接.
①请在接错的那根线上打×
②另画一根导线,使电路连接正确;
③如果不改接这根导线,对实验的影响是:不能测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具体说明是什么影响).
(2)李明将电路改接正确后,先将5Ω的电阻连入电路中,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并记下电流值.接着断开开关,取下5Ω电阻,改接10Ω的电阻(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未动),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5V,若要得到正确的数据,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端移动(选填“左”或“右”),直至电压表的示数为2.5 V,再次记下电流值.若要完成整个实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至少为35Ω.
(3)小亮在改接正确电路的基础上将电阻换成小灯泡,进行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为2.5V.小亮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记录多组小灯泡两端不同的电压及对应的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值如表.
其中第3次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读数为0.2 A.分析数据时,同学们发现表格中有个数据(电流)异常.这个异常的数据应该改为0.16A.出现这种差错的原因是电流表接的是小量程却按大量程读数;.
实验次数123456
电压/V0.511.522.53
电流/A0.100.800.230.250.26
(4)由表可知,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灯丝电阻为10Ω.小亮认为使测得的灯泡的电阻值更准确应该根据各组数据算出电阻,并取平均值,他的说法错误(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不可求平均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一般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小丽注意到:温度计中不同液体热胀冷缩的程度似乎不同,她猜测:物体热胀冷缩的程度可能与物质的种类等多个因索有关.
实验序号材料原长/m温度升高/摄氏度伸长量/mm
11100.19
22100.38
31300.57
41300.69
52100.46
6______2______/
(1)小丽和同学利用身边横截面积相同的铜线和铝线进行实验探究,验证自己的猜想,下表是小丽和其同学探究影响物体线膨胀(物体受热时在长度方向上的膨胀叫线膨胀)因素的实验记录:
请根据实验记录完成下列各题:
①该实验应准备的两件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和刻度尺.
②比较实验序号2与5,可得结论:当原长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固体的线膨胀与材料有关.
③比较实验序号1与2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同种材料温度升高相同温度时,物体线膨胀与原长有关.
④为了进一步探究③中的结论,表格中空格里应填写的信息是铝、30.
(2)由上述知识可知:夏天施工架设输电线,要将电线适当放松(选填“绷紧”或“放松”)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学习小组同学合作测量距离较远的建筑物间的距离,他们选择了两座建筑物A、B(相距约150m)做实验,且当时气温大约是15℃.
(1)实验步骤如下,请你将实验操作步骤补充完整.
A.某同学在A处大喊一声,并同时开始计时,听到回声时停表,将测得的时间t记录下来.
B.两建筑物距离s的表达式是s=$\frac{1}{2}vt$.
C.重复上述步骤,再测两次,并求出距离的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小误差.
(2)需要的实验器材是卷尺、秒表.
(3)请写出造成本实验误差的原因之一人的反应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电池使用说明中都有一条提示:“请一次性更换所有电池,以免新旧电池混用”.小明同学用所学物理知识探究这条提示的依据.
方案一:用同型号串联的两节新电池和串联的一新一旧电池分别给同一辆玩具电动车供电,让电动车在相同路面上运动.
(1)通过测量电动车运动的速度,比较两组电池为电动车提供的电功率太小.
(2)通过测量电动车能够运动的路程,比较两组电池为电动车提供的电能多少.
方案二:用定值电阻替代电动车,通过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比较电池给定值电阻提供的电压差异究竟有多大.
小明设计了图示电路.将方案一中的两组电池和同型号一节新电池分别接入A、B间进行实验,将开关S闭合前后的电压表读数记录在如表中.
电源S断开时电压/VS闭合时电压/V
两新3.23.1
一新一旧1.91.3
一新1.61.5
(1)分析数据可知,串联的一新一旧电池给定值电阻提供的电压,竟然小于一节新电池提供的电压!这是因为用一新一旧电池供电的电路中,废旧电池相当于在以一节新电池为电源的电路中串联了一个电阻.
(2)要使结论具有普遍性,需要换用不同型号新旧电池进行了多次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