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回顾探究与实验:如图是测定额定电压为3.5V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器材:电源、导线、开关、灯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装置图:请将图乙实物图中的错误之处圈出来并改正,在图甲画出电路图
步骤:
(1)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2)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等于3.5V,并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填入表中,观察此时小灯泡的亮度.
(3)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分别大于、小于3.5V,并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填入表中,观察此时灯泡的亮度
(4)利用公式P=UI,计算出三次的电功率,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把表格填写完整,并在图丙电压表上标出灯泡正常发光时指针的位置
实验次数I/AU/VP/W灯泡的亮度
10.18  正常
发光
2 3.8 较亮
结论:
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大,它的实际功率会变大,灯泡的亮度会变亮,分析发现小灯泡的亮度随它的实际功率的变化而变化.

分析 (1)在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小灯泡串联,电压表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2)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等于3.5V,并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填入表中,观察此时小灯泡的亮度;
(4)利用公式欧姆定律和P=UI,计算得出.

解答 解:器材:电源、导线、开关、灯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步骤:
(1)滑动变阻器应“一上一下”连接;

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2)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等于3.5V,此时小灯泡正常发光,观察此时小灯泡的亮度;
(4)利用公式P=UI,计算出三次的电功率;
正常发光时,U=3.5V,故选择的量程为0~15V的,如图:

P=UI=3.5V×0.18A=0.63W;
R=$\frac{{U}_{额}}{{I}_{额}}$=$\frac{3.5V}{0.18A}$≈19Ω;
I=$\frac{U}{R}$=$\frac{3.8V}{19Ω}$=0.2A;此时P=UI=3.8V×0.2A=0.76A;
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大,它的实际功率会变大,灯泡的亮度会变亮,分析发现小灯泡的亮度随它的实际功率的变化而变化.
故答案为:电压表;滑动变阻器;(1)如上图;(2)小灯泡的亮度;(4)P=UI;

实验次数I/AU/VP/W灯泡的亮度
10.183.5 0.63 正常
发光
2 0.23.80.76 较亮
;变大;变亮;实际功率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仪连接实物电路、实验注意事项以及功率的计算等知识点;会从分析数据得出灯泡亮度与灯泡的实际功率有关,这种形式不但考查了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对数据处理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1)如图1是小明站在自动扶梯上匀速上楼时的情景,可小明说自己没动,他选择的参照物是自动扶梯.
(2)“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观察苹果下落时的频闪照片(图2),可知苹果做变速直线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在做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灯泡的亮度大小说明了灯泡的(  )
A.实际功率的大小B.两端电压的大小
C.额定功率的大小D.小灯泡电阻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甲灯标有“220V 60W”、乙灯标有“220V 100W”字样(假设电阻不变),正常工作时:电阻值比:5:3,电流之比:3:5;把它们串联起来接在220V电路中,电阻值比:5:3,实际功率之比:5: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在测量物体的质量实验时,粗心的小明使用天平不慎,把砝码和物体调换了位置,此时若游码不在零刻度线处,那么小明测量的结果相对于真实值来说偏大.(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如图1所示,将B、C两接线柱接入电路时,接入电路的电阻丝是PB段,此时当滑片右移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将变小.图2是一种调节收音机音量兼开关的调节器,它实际上是一个旋钮型变阻器.若接线片A、B接入了电路,则顺时针转动旋钮触片时,收音机的音量将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就是创造了电荷
B.丝绸与玻璃棒摩擦,玻璃棒带负电荷
C.毛皮与橡胶棒摩擦,橡胶棒带负电荷
D.规定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几位同学一起做“土电话”的实验:
(1)相距相同距离,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若连接土电话的线是棉线,听到的声音小,而改用金属丝听到的声音大.说明金属丝的传声性能比棉线的好.
(2)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3)(1)中“相距相同距离,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的操作是物理学中一种重要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引起某个事物变化的因素可能很多,我们想知道变化了事物与某个因素的关系,我们要把其它因素控制相同,只研究变化了的事物与某个单因素的关系,这样把多因数的问题转变为多个单因数的问题,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类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某同学按如图装配仪器 (图中F点是焦点,H点是2倍焦距处),此时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

(1)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烛焰、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
(2)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她应把蜡烛向上(“上”或“下”)调;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在光屏上可得到缩小、倒立的实像,这种成像情况在生活中的应用有照相机;
(3)接着她把蜡烛移到A点,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右(“左”或“右”)移动,调整合适后光屏上成放大、倒立的实像;
(4)若想从光屏侧透过透镜看到蜡烛正立的像,可将物体放在B点(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