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8.物理就在我们身边,自行车的设计运用了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螺母下面垫一个垫圈,是为了减小压强
B.车轴上装有滚动轴承是为了减小摩擦
C.车轮的外胎做有凹凸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D.用力捏住刹车是为了减小摩擦

分析 (1)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是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可以通过改变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来改变压强;
(2)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接触面所受压力,可以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来改变摩擦力.

解答 解:
A、螺母下面垫一个垫圈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故A正确;
B、车轴上装有滚动轴承是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故B正确;
C、车轮的外胎做有凹凸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C正确;
D、用力捏住刹车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故D错.
故选D.

点评 此题考查的生活中用到的物理知识,生活处处有物理,我们学习物理知识就是为了改变我们的生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亲爱的同学,请你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答下面的问题.

(1)如图所示,这是个测量压强的仪表,表中数值的单位是MPa;表中的分度值是0.02MPa,指针所示的值是0.2MPa.
(2)弹簧测力计使用前必须把指针调零,认真分度值、观察量程.如图所示,乙的量程是0~2.5N,现要测量一个重为3.5N的物体,应选用甲弹簧测力计.
(3)如图所示,根据图甲,在图乙放大的测力计表盘中画出此时指针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向右运动的小车上有一木块,木块突然向右倾斜,如图所示,说明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减小.(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大小相等,卡片才能平衡.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不能(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不在同一直线上两个力能否平衡.
(3)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B.
A.小书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B.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为了模拟研究汽车超载和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中甲、乙、丙所示的探究实验,将A、B、C三个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高度分别为hA、hB、hC的位置滚下(mA=mB<mC,hA=hC>hB),推动小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的物理探究方法,对以下问题进行解答:
(1)实验中,通过比较小球推动木块距离的远近,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这种常用的实验方法是转换(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2)用来研究超速安全隐患时,需要控制的变量是质量,实验时应选择甲乙两个图所示实验进行比较,通过这个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小球的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则动能越大.
(3)用来研究超载安全隐患时,应选择甲丙两个图所示实验进行比较,通过这个实验得到的结论是汽车的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给下面的数值填入恰当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1)某中学生的质量约是40kg;
(2)一头大象的质量可达6t,合6×103kg;
(3)水银的密度超过许多金属的密度,达13.6×103kg/m3,合13.6 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图所示的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
       吸盘挂钩
B.
     吸管吸饮料
C.   
         纸杯托水
D.
        凸出的橡皮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事例中,不属于通过声音获得信息的是(  )
A.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B.夏日里人们买西瓜,要捧起来拍两下听听声音来判断瓜的生熟
C.小强往水瓶里倒开水时,能听出水有没有装满
D.有经验的养蜂人听蜜蜂的飞行声,就能知道它是否采了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原子核是带正 (带正/带负/不带)电,原子是不带 (带正/带负/不带)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