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3.小明、小刘和小俞三位同学为了探究串联电路的特点,他们各自用电源、电键、若干已知阻值的电阻(2欧、3欧、5欧、10欧、15欧、20欧、25欧和30欧等)、一个电流表、一个电压表(电表面板刻度如图(a)(b)所示)和若干根导线,按图所示的电路分别进行实验.实验中先后将电流表串联到电路的A处、B处和C处,分别测出流入电阻R1的电流I1、流出电阻R1(即流入电阻R2)的电流I2和流出电阻R2的电流I3;然后将电压表分别并联到AB、BC、AC处,测出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电阻R2两端的电压U2,以及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U,并将各自测得的数据汇总记录在表一中.

表一
学生电阻
R1(Ω)
电阻
R2(Ω)
A处电流
I1(A)
B处电流
I2(A)
C处电流
I3(A)
AB间电压
U1(V)
BC间电压
U2(V)
AC间电压
U(V)
小徐10100.300.300.303.03.06.0
小刘5150.200.200.201.03.04.0
小章2550.180.180.184.50.95.5
①分析比较表一中对应的I1、I2和I3的数据,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②分析比较表一中对应的U1、U2和U的数据后,小徐和小刘认为小章的测量数据一定有问题,且修改了数据,如表二所示.
表二

你认为小徐和小刘修改数据的做法错误的(选填“正确的”或“错误的”),你认为造成“4.5V+0.9V≠5.5V”的原因可能是:小章使用的电压表的量程是0~15V,其对应的最小分度值是0.5V.
③为了进一步探究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接下来他们应该做的是:利用$R=\frac{U}{I}$计算出电路中的总电阻,然后与分电阻比较,找出规律..

分析 ①从电路图中可以看出,两个电阻串联,通过比较表一中电流的数据,可得出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②测量数据感觉不正确时,不能擅自修改,需要通过实验再次测量确定数据的正误.造成“4.5V+0.9V≠5.5V”的原因可以从读数从在误差方面进行分析
③根据欧姆定律公式的应用分别计算出电路的总电阻,然后比较数据存在的关系,从中找出规律$R=\frac{U}{I}$.

解答 解:①根据表一中对应的I1、I2和I3的数据可知,I1、I2和I3始终相等,因此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②实验数据不能擅自改变,如果认为数据有问题,需要通过再次实验得出实验数据,因此小徐和小刘修改数据的做法是错误的;
造成“4.5V+0.9V≠5.5V”的原因可能是小章使用的电压表的量程是0~15V,其对应的最小分度值是0.5V.
③利用$R=\frac{U}{I}$计算出电路中的总电阻,然后与分电阻比较,找出规律.
故答案为:①电流处处相等;②错误的;小章使用的电压表的量程是0~15V,其对应的最小分度值是0.5V;③利用$R=\frac{U}{I}$计算出电路中的总电阻,然后与分电阻比较,找出规律.

点评 分析实验结论要从数据的角度进行比较,合理使用数学运算,注意通过多组数据得出的结论更有说服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哪种现象不能用分子运动理论来解释(  )
A.玫瑰花芳香四溢
B.放入水中的糖块会使水变甜
C.扫地时尘土飞扬
D.气体压缩到一定程度后,难以再压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自热饭盒”是一种使用化学方法加热的方便食品,也就是将盒饭下面的拉条拉出,饭菜便可以自动加热.关于自热饭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热饭盒在加热前内能为零
B.自热饭盒在加热后所含的热量增加
C.自热饭盒在加热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D.自热饭盒在加热过程中内能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小明和小华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根据生活经验猜测:物体所受的重力可能与体积、质量和组成物体的材料有关.
(1)小明找了一只铅球与一只篮球,测出铅球的重力远大于篮球的重力,因此可以认定物体的重力力物体的体积无关.你认为小明的推理过程错误(选填“正确”或“错误”).
(2)在确认物体的重力与体积无关后,他们分别用手提着弹簧测力计测量已知质量的大米、木头、黄沙等物体的重力,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和表三中.
表一  大米表二  木头表三  黄沙
实验
序号
质量
/千克
重力
/牛
实验
序号
质量
/千克
重力
/牛
实验
序号
质量
/千克
重力
/牛
10.121.240.101.070.121.2
20.202.050.151.580.242.4
30.403.960.202.090.504.9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6(1、7)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质量相等的不同物体,其重力是相同的,即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材料无关.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或3,(或4与5或6,或7与8或9)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③他们把实验数据在G-m图象中描点后进一步分析时,发现这些点几乎都在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上,可初步得出:G与m的比值是一个确定的值.
(3)他们对实验过程进行了交流,发现在测量时存在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抖动、难以精确读出测量值等困难.请你针对实验过程中的具体困难提出改进建议:针对“指针抖动”:把弹簧测力计固定在支架上;针对“难以精确读出测量值”:换用更精密的弹簧测力计(或DIS实验器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请你帮助他完成以下内容:
编号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mm2)
1500.5
2500.8
3501.0
41000.5
5100 
61500.5
71001.0
8尼龙 1.0
9尼龙1501.0
(1)本实验最主要的实验思想是控制变量.
(2)若选用编号为1、2、3的三根琴弦,可以说明音调高低与琴弦的长度有关;若选用编号为1、4、6的三根琴弦,可以说明音调高低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3)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探究音调高低与琴弦的材料是否有关,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4)提出一种方案,探究音调高低与琴弦松紧的关系:控制琴弦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都不变,改变两者的松紧,比较音调的高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1)如图1所示,小球沿光滑的线路由A经B、C到D,已知弧AB、弧CD和线段BC三段长度相等,A、B、C、D在同一水平面上,则球经过三段的时间按短到长的排列为tAB<tBC<tCD

(2)小伟骑自行车上学.他留心了一下,测出1min内双脚踩着脚踏板转了40圈.已知中轴大齿盘上有30个齿,固定在后轮轴上的飞轮有12个齿,车轮直径为70cm,那么小伟骑车的速度为3.66m/s.
(3)如图2,设木棒与圆木之间不滑动,以地面为参照物,圆木向前滚动1m时,上方的木棒向前移动了
2m.
(4)一个球从高h处下落,着地后每次都回跳到前一次高度的一半.若历时t秒球才停止运动.那么球运动的平均速率为$\frac{3h}{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2015的元旦,学校普及学生的法律知识,举行了法律知识辩论赛,让学生在教室里面观看比赛,学生边看边议论,一个同学说,我认为我们班的小陈同学,不但声音大而且音质好,音质好是指声音的音色.(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液体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液体甲和乙加热
液体次数质量m/kg升高的温度△t/℃加热的时间t/min
10.151
20.1102
30.2104
40.1101
50.1202
60.2204
(1)分析第1、4次,第2、5次或第3、6次实验数据,某同学认为:加热相同的时间时,乙升高的温度高一些,这说明乙吸收的热量多一些.这位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不正确请说明理由:实验中使用的电加热器相同,加热相同的时间,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
(2)分析第2、3次或第5、6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物质的质量越大,吸收的热量就越多.(选填:“多”或“少”)
(3)通过比较第2、4次实验数据可知,甲的吸热能力更强(选填“甲”或“乙”).
(4)在探究物质比热容的实验中,我们得到了两个结论: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它们升高的温度不同;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它们升高的温度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将排球放在水平桌面上,用一水平推力推排球的中部,排球会沿桌面滑动,而用同样大小的水平推力推排球的上部,排球会滚动.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