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3.小明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矿石的密度”实验中,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烧杯和水,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C.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此时液面示数为V2
D.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E.在量筒中倒人适量的水,此时液面的示数为V1
(1)为了更准确地测出矿石的密度,合理顺序是ABDEC.(只填字母序号)
(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矿石的质量为62g.
(3)若所测得矿石的体积是30cm3,矿石的密度为2.1×103kg/m3

分析 (1)要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必须做好的几项准备工作:
①使用时,首先要放到水平台上,以保证底座水平;
②将游码拨到零刻度线,防止测量物体质量前已有读数值;
③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因为天平是等臂杠杆,放上物体和砝码后平衡,才有砝码质量等于物体质量.
④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⑤测量矿石的体积,就应先测量出量筒中水的体积V1
⑥测量放入矿石时,矿石和水的总体积V2,矿石的体积V=V2-V1
(2)根据天平的读数方法,矿石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质量和游码所对应标尺上刻度值的和;
(3)已知矿石质量m,矿石体积,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ρ=$\frac{m}{V}$求出矿石的密度.

解答 解:(1)根据天平使用的方法:首先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测量物体质量时,左盘房屋,右盘放砝码,物体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矿石的体积通过量筒中两次液面的体积差进行计算.先测量适量水的体积V1,再测量矿石和水的总体积V2,矿石的体积V=V2-V1,根据密度公式就能求出矿石的密度.
(2)根据天平的读数方法,矿石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对应刻度值即,m=50g+10g+2g=62g.
(3)矿石质量m=62g,矿石体积为20cm3
矿石密度ρ=$\frac{m}{V}$=$\frac{62g}{30c{m}^{3}}$=2.1g/cm3=2.1×103kg∕m3
故答案为:(1)ABDEC;(2)62;(3)2.1×103

点评 (1)本题考查了天平的使用方法,天平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测量工具,在使用天平称量物质质量时要严格按照天平的使用规则,天平平衡的调节在称量物质的前后有不同的方法,需要同学们特别注意.
(2)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熟悉测量固体密度的基本实验程序,注意在密度公式的计算时,单位的转化容易出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下列操作中不规范的是(  )
A.用镊子夹取砝码,以免砝码生锈
B.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
C.测量中,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位于分度盘的中央
D.不用天平测量质量过大、超过天平测量范围的物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回顾实验和探究:(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1)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实验
过程
①如图,闭合开关,导体ab向右运动,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将磁铁的N、S极对调后,闭合开关,导体ab向左运动.这说明通电导体的受力方向与磁场方向有关.
应用②此现象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据此制成了
电动机
方法③实验中通过导体运动的方向显示导体受力的方向运用了转换法
(2)探究欧姆定律
实验
装置
①请根据电路图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方法步骤②连接电路时,开关S应该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阻值最大处;
③连入5Ω的定值电阻,移动滑片P,测量并记下几组电压和电流值,填入表1.
④连入10Ω的定值电阻,重复上述实验,填入表2.请将表中空格填好.
表格表1  R1=5Ω
次数123
U/V369
I/A0.61.21.8
表2  R2=10Ω
次数123
U/V369
I/A0.30.9
结论⑤分析表1或表2得出:同一导体的电压与电流比值相同,即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上实验图象如图所示,则图线b反映了R的实际情况.
⑥分析表1和表2的同组数据可得出: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拓展
⑦在上面的实验中将电阻换成小灯泡,测量小灯泡的电阻记录数据如表,请将第一次实验的电阻填好,由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知,小灯泡的电阻与它两端电压的关系,可用图中的图线a表示.
次数I/AU/VR/Ω
10.301.8 
20.201.05.0
30.180.84.4
⑧在上面的实验中将电阻换成一块电磁铁和一些大头针又可以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方法⑨实验中通过比较流入同一个电磁铁的不同电流时,吸引大头针的个数的不同,这里运用的科学方法是转换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学习了密度的相关知识,徐冰知道了同种物质,其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因此可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frac{m}{V}$)来表示物质的一种特性.徐冰想:既然质量与体积成正比,那体积与质量是否也成正比呢?现在请你利用给出的实验器材,帮助徐冰设计一个“证明同种物质,体积与质量成正比”的实验数据记录表.
实验器材:天平(砝码),量筒,水,细线,体积不等、密度大于水的硬塑料块(若干).
实验数据记录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雾霾主要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组成,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阴沉灰暗,据查阅相关数据,其中可吸入颗粒物直径小于等于2.5(  )
A.厘米B.分米C.毫米D.微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所示的四位科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电功率的单位的是(  )
A.
焦耳
B.
安培
C.
牛顿
D.
瓦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所示,电阻R1=20Ω.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V1、V2的示数分别为9V和3V,求电流表A的示数和电阻R2的阻值分别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回顾实验和探究:
(1)探究音调的影响因素:
过程步骤如图,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拨动其伸出桌面端,听它发出的声音,同时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尺子伸出桌边的长度,将外端按下相同的程度,重做上述实验.
结论方法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边的长度越短,振动得越快,发出的音调就越高.此实验过程体现的科学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2)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用酒精灯给某固体加热,如图是它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该固体是冰(填物质).
分析比较在bc段属于熔化过程,温度不变
(填变化情况);物体在第3分钟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如图温度计的示数是8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神舟十号上的太空生活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将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发射升空.飞船搭载三名航天员飞向太空,将在轨飞行15天,并首次开展我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
火箭是靠发动机持续喷气的反冲作用来加速升空的.火箭发射时,大量高温高压的气体从尾部向下喷出.火箭发动机不断向外喷出气体时,就产生持续的反冲作用,使火箭不断加速,因而能达到很大的速度.火箭的运动不需要空气,因为它携带着氧气,所以可以在大气层外飞行.
在太空飞行时,由于失重飘浮,航天员在飞船里行动起来不像在地面上那样自如,坐立不稳摇摇晃晃,稍一抬头仰身就有可能来个大翻身,弯腰时又可能翻筋斗,所以一切动作都得小心翼翼.在空间轨道站上,宇航员已可享受分隔式卧室和床,但他们在睡觉时必须把自己捆在床上,以免翻身时因失重而飘离. 另外,在宇宙中航行的宇航员和地球上的人一样,也需要有个人清洁卫生的处理,如刷牙、洗脸、洗澡、大小便等等,但这一切都需要有特殊的设施和技巧.比如在失重时刷牙,牙膏泡沫很容易飘浮起来,水珠在舱内飞飘,会影响人的健康和仪器正常运转.为防止这个问题,科学家们采用一种特制的橡皮糖,让宇航员充分咀嚼以代替刷牙,达到清洁牙齿的目的.宇航员洗澡时,需要将耳朵塞上,带上护目镜,就像潜水员一样.当人进入浴室,还要穿上固定的拖鞋,这样就不会飘浮起来了.
对于航天员来说,长时间处于失重环境,支撑身体活动的肌肉和骨架失去用武之地,会造成航天员肌肉萎缩、骨量丢失等症状.体育锻炼是解决这些症状最有效的方法,但太空体育锻炼受到场地狭小和失重的限制.
(1)火箭升空所需的巨大反冲升力是利用了力的作用相互性的物理原理.由于地球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为节省燃料,火箭升空后应向偏东方向飞行,这应用了物理学中的惯性知识.
(2)“神十”和“天宫”在绕地球运行的过程中,受(受/不受)力的作用,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3)在太空中进行以下活动,其中对宇航员锻炼身体有效的方式是B
A.举哑铃         B.拉弹簧拉力器         C.跑步          D.俯卧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