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某小组同学在做“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当发光物体与光屏之间的距离L确定时,将凸透镜从发光物体处缓慢向光屏移动的过程中,有时能在光屏上成两次清晰的像,有时只能成一次清晰的像,有时不能在光屏上成像.为了研究产生这些现象的条件,该小组同学进行实验,并将每次实验中的相关数据及现象记录在下表中.
凸透镜
焦距
f (cm)
实验序
物屏
距离L
(cm)
第一次成像 第一次成像
物距
u(cm)
像距
v (cm)
像的
大小
物距u′
(cm)
像距v′(cm) 像的
大小
10 l 49 14 35 放大 35 14 缩小
2 45 15 30 放大 30 15 缩小
3 40 20 20 等大 不能在光屏上第二次成像
4 35 不能在光屏上成像
15 5 80 20 60 放大 60 20 缩小
6 64 24 40 放大 40 24 缩小
7 60 30 30 等大 不能在光屏上第二次成像
8 55 不能在光屏上成像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5、6、7)的第一次成像数据中像距v物距u的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或2、或5、或6)的第一和第二次成像数据中物距与像距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同一凸透镜,当______一定,移动凸透镜能在光屏上成两次像时,______;
(3)继续分析比较表格是物屏距离L与凸透镜焦距f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在______条件下,移动凸透镜,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次放大的像和一次缩小的像.
(1)通过图表所示,物距越小,而像距越大,故答案为: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V随物距U的增大而减小;
(2)在图表中,物屏距离不变,而物距与像距交换,此时都能在光屏上成像,故答案为:物屏距离L,第一次成像的物距是第二次成像的像距.
(3)由图表中可推算出只有序号1、2、5、6实验中,才可在屏上成两次像,故答案为:物屏距离L大于凸透镜的4倍焦距.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8?上海)某小组同学在做“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当发光物体与光屏之间的距离L确定时,将凸透镜从发光物体处缓慢向光屏移动的过程中,有时能在光屏上成两次清晰的像,有时只能成一次清晰的像,有时不能在光屏上成像.为了研究产生这些现象的条件,该小组同学进行实验,并将每次实验中的相关数据及现象记录在下表中.
凸透镜
焦距
f (cm)
实验序
物屏
距离L
(cm)
第一次成像第一次成像
物距
u(cm)
像距
v (cm)
像的
大小
物距u′
(cm)
像距v′(cm)像的
大小
10l491435放大3514缩小
2451530放大3015缩小
3402020等大不能在光屏上第二次成像
435不能在光屏上成像
155802060放大6020缩小
6642440放大4024缩小
7603030等大不能在光屏上第二次成像
855不能在光屏上成像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5、6、7)的第一次成像数据中像距v物距u的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
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V随物距u的增大而减小
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V随物距u的增大而减小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或2、或5、或6)的第一和第二次成像数据中物距与像距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同一凸透镜,当
物屏距离L
物屏距离L
一定,移动凸透镜能在光屏上成两次像时,
第一次成像的物距是第二次成像的像距
第一次成像的物距是第二次成像的像距

(3)继续分析比较表格是物屏距离L与凸透镜焦距f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在
物屏距离L大于凸透镜的4倍焦距
物屏距离L大于凸透镜的4倍焦距
条件下,移动凸透镜,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次放大的像和一次缩小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2?金山区二模)某小组同学在做“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选取两个不同的凸透镜(f1=10厘米,f2=12厘米),同一发光体、光屏和光具座等进行实验,他们分别用两个凸透镜进行三组实验,第二次实验时,却始终无法在光屏上找到像,而当撤去光屏,发现透过凸透镜却能看到像,于是他们将成像情况记录在表二中,实验步骤和操作均正确,并将每次实验的物距u、像距v以及所成像的大小情况等分别记录在表一、二、三中.
            表一  f1=10厘米                     表二    f1=10厘米                    表三    f2=12厘米.
实验
序号
物距u
(厘米)
像距v
(厘米)
成像
情况
实验
序号
物距u
(厘米)
像距v
(厘米)
成像
情况
实验
序号
物距u
(厘米)
像距v
(厘米)
成像
情况
1 15.0 30.0 放大 4 8.0 / 很大 7 15.0 60.0 放大
2 20.0 20.0 等大 5 6.0 / 较大 8 24.0 24.0 等大
3 24.0 17.0 缩小 6 4.0 / 稍大 9 60.0 15.0 缩小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与7(或3与8)
1与7(或3与8)
 数据中的物距u与像距v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不同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相同,像距随焦距的增大而增大.
(2)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三中的物距u与像距v变化关系及成像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当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及所成的像随物距的增大而减小
当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及所成的像随物距的增大而减小

(3)分析比较表二中物距u和焦距f变化关系及成像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放大的虚像,且虚像的大小随物距的减小而减小
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放大的虚像,且虚像的大小随物距的减小而减小

(4)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三中的数据,分析比较物距、像距、焦距变化关系与成像情况,可归纳得出初步的结论是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与像距之和等于4倍焦距时,能成等大的像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与像距之和等于4倍焦距时,能成等大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某小组同学在做“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当发光物体与光屏之间的距离L确定时,将凸透镜从发光物体处缓慢向光屏移动的过程中,有时能在光屏上成两次清晰的像,有时只能成一次清晰的像,有时不能在光屏上成像.为了研究产生这些现象的条件,该小组同学进行实验,并将每次实验中的相关数据及现象记录在表中.
凸透镜
焦距f
实验
序号
物屏
距离L
(厘米)
第一次成像 第二次成像
物距u
(厘米)
像距v
(厘米)
像的
大小
物距u′
(厘米)
像距v′
(厘米)
像的
大小
10厘米 1 49 14 35 放大 35 14 缩小
2 45 15 30 放大 30 15 缩小
3 40 20 20 等大 不能在光屏上第二次成像
4 35 不能在光屏上成像
15厘米 5 80 20 60 放大 60 20 缩小
6 64 24 40 放大 40 24 缩小
7 60 30 30 等大 不能在光屏上第二次成像
8 55 不能在光屏上成像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5、6、7)的第一次成像数据中像距v物距u的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
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V随物距U的增大而减小
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V随物距U的增大而减小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或2、或5、或6)的第一和第二次成像数据中物距与像距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同一凸透镜,当
物屏距离L
物屏距离L
一定,移动凸透镜能在光屏上成两次像时,
第一次成像的物距是第二次成像的像距
第一次成像的物距是第二次成像的像距

(3)继续分析比较表格是物屏距离L与凸透镜焦距f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在
物屏距离L大于凸透镜的4倍焦距
物屏距离L大于凸透镜的4倍焦距
条件下,移动凸透镜,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次放大的像和一次缩小的像.
(4)分析比较实验序号③⑦可得出的结论:
u=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u=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0?卢湾区二模)某小组同学在做“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过程中发现:发光物体通过不同凸 透镜所成实像的高度有时是相同的,有时是不同的.为了研究发光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实 像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把不同高度的发光物体A、B分别放在焦距为f1 和f2 的凸透镜 前,按正确的方法安装和调节好实验装置,进行了多次实验,每次都在光屏上得到发光体 清晰的像,并记下相应的物距u和像距v,测出像的高度h,记录数据如表一、表二和表三所示.
表一:发光物体 A
凸透镜的焦距为f 1
实验序号 u(厘米) v(厘米) h(厘米)
1 20 60 1.8
2 30 30 0.6
3 60 20 0.2
表二:发光物体 B
凸透镜的焦距为f 1
实验序号 u(厘米) v(厘米) h(厘米)
4 20 60 2.7
5 30 30 0.9
6 60 20 0.3
表三:发光物体 B
凸透镜的焦距为f 2
实验序号 u(厘米) v(厘米) h(厘米)
7 16 48 2.7
8 24 24 0.9
9 48 16 0.3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与4或2与5或3与6
1与4或2与5或3与6
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发光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实像的高度与发光物体的高度
有关
有关
(选填“有关”或“无关”).
②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二和表三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
4与7或5与8或6与9
4与7或5与8或6与9
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 论是:
同一发光物体通过不同凸透镜成实像,当像距与物距的比值相同时
同一发光物体通过不同凸透镜成实像,当像距与物距的比值相同时
,像的高度是相同的.
(b)分析比较
4与5与6或7与8与9
4与5与6或7与8与9
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 论是:
同一发光物体通过相同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与物距的比值越大,像的高度越高
同一发光物体通过相同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与物距的比值越大,像的高度越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0年甘肃省兰州市升学考试物理试题 题型:实验题

某小组同学在做“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当发光物体与光屏之间的距离L确定时,将凸透镜从发光物体处缓慢向光屏移动的过程中,有时能在光屏上成两次清晰的像,有时只能成一次清晰的像,有时不能在光屏上成像。为了研究产生这些现象的条件,该小组同学进行实验,并将每次实验中的相关数据及现象记录在下表中。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5、6、7)的第一次成像数据中像距v物距u的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或2、或5、或6)的第一和第二次成像数据中物距与像距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同一凸透镜,当_____________一定,移动凸透镜能在光屏上成两次像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继续分析比较表格是物屏距离与凸透镜焦距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在__________条件下,移动凸透镜,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次放大的像和一次缩小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