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小明通过学习得知:一般情况下,水的质量一定时,加入食盐的质量越多,溶液的浓度就越高.他想探究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的猜想是:a.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浓度有关.b.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金属片之间的距离有关.c.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温度有关.
小明利用水、食盐、烧杯、小勺子、电源、刻度尺、小灯泡、金属片、酒精灯等器材,设计了如图的装置,进行了探究实验.他记录的实验表格如下:
实验次数加入食盐量两金属片AB间距离/厘米灯泡亮度
1$\frac{1}{4}$勺2微亮
2$\frac{1}{2}$勺2较亮
3$\frac{1}{4}$勺1较亮
4$\frac{1}{2}$勺1很亮
(1)比较实验次数1和2可验证猜想a(选填“a”、“b”或“c”).
(2)在实验过程中,小明发现有时候小灯泡的亮度变化不明显,请你对此做出改进:将灯泡换成电流表.
(3)利用现有的装置和器材,请你对猜想c进行探究验证.
①实验步骤:用酒精灯加热食盐水溶液,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变化.
②你怎样对该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判断?答:如果小灯泡亮度发生变化,说明溶液的导电性与溶液的温度有关,否则无关.

分析 (1)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2)因为猜想中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若干个因素有关,所以进行实验探究时,看清每次实验是让什么相同,什么不同,才能知道研究与哪个因素的关系.

解答 解:(1)1和2两次实验中,两金属片AB间距离相同,加入的食盐量不同,即溶液的浓度不同,所以可验证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浓度是否有关;
(2)灯泡的亮度变化不明显,如果将灯泡换成电流表,食盐水溶液相当于一个电阻,与电流表串联不会短路,而电流表可以准确反映电流的大小;
(3)小灯泡的亮度可以反映溶液的导电性能,所以可依据灯泡的亮度来判定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温度有关;
故答案为:(1)a;(2)将灯泡换成电流表;(3)如果小灯泡亮度发生变化,说明溶液的导电性与溶液的温度有关,否则无关.

点评 控制变量是常用的一种方法,当一个现象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研究其中一个因素的作用时,一般采用控制变量法,一定要明确控制什么,改变什么.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天,扇扇子时人感到凉快,是因为扇子扇出的是冷风
B.冬天,墙角处的积雪没有化成水就越来越少了,这是汽化现象
C.把一盆0℃的冰拿到0℃的房间里,冰由于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会熔化
D.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进行,所以蒸发不需要吸收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一个人身高1.7m,站在平面镜前6米处,则人的像到平面镜距离为6米,如果人向平面镜走近1米,则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5米,像高为1.7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
拔河比赛换上新鞋
B.
穿上雪橇滑雪
C.
自行车后轴上机油
D.
冰壶表面打磨光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如图,小华用不计重力的弹簧测力计拉着一物块以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匀速前进,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6N,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2.6N;当速度增加到4m/s时,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2.6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小球沿斜面下滑的速度的变化.
提出问题:小球沿斜面下滑的速度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小球速度的变化与斜面的倾角有关.
实验方案:
(1)器材:可调节倾斜度的斜面、小球、刻度尺、秒表.
(2)设计及操作步骤:测量出斜面的长度,让斜面倾斜一定的角度,让小球从斜面的顶端自由滚动到底端并记录时间,根据测量出的斜面长度和时间计算出此时小球的速度.连续两次改变斜面的倾斜角度同时记录小球滚动时间,算出另外两次的速度,对比所得的数值,得到结论:斜面的倾角越大,小球的平均速度越快,速度变化越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10g,烧杯内的液体质量相同.

(1)若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甲、丙两图进行实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是通过温度计上升的示数来反映的;若燃料1的热值为q=3.0×107J/kg,完全燃料10g放出的热量为3.0×105J.
(2)若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特点:
①应选择甲、乙两图进行实验;②不同物质吸热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的;
③关于在该实验的过程中,下列做法和要求中一定需要的有哪些AF(多选).
A.使用相同的烧杯    B.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      C.烧杯中分别装入相同体积的不同液体
D.相同质量的燃料    E.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      F.加热时火焰大小尽量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学习了电学知识后,小明、小亮和小慧所在的兴趣小组发现:电学量的变化往往能够用来反映力学、热学、光学等物理量的变化.在老师的点拨下,他们在探究过程中不断完善和优化方案,共同设计了一种用电学量的变化来反映力学量--距离变化的装置.
如图所示是他们最初设计的装置原理图.图中R0是定值电阻,ab是沿竖直方向固定放置的金属杆,其总电阻为9Ω,长60cm,粗细均匀,电阻随长度均匀变化.M是上下均有挂环、可沿竖直导轨上下移动的小物块,M上连有一根左端有滑片P、电阻不计的水平金属细杆,细杆、导线及P与ab均接触良好,P在ab的中点时,对应于肘既不上移也不下移的位置.
除金属杆ab、小物块M、金属细杆和导轨外,他们还准备了以下器材:
A.电源(提供4V的稳定电压)
B.电流表A(量程0-0.6A)
C.电压表V1(量程0~3V)
D.电压表V2(量程0~15V)
E.定值电阻R0(1Ω、3Ω、5Ω和6Ω的电阻各一个)
F.开关S一个,导线(足够长)若干
(1)认真研究该原理图后,小慧认为图中只需一个电表即可,于是她将电流表去掉,则电流表所在处应该用一根导线代替 (填“让其断路”或“用一根导线替代”).
(2)小明和小亮认为:该装置应该尽量大地反映M移动的距离范围,同时还希望电压表上的每根刻度线都能够表示出肘移动的距离值.要达到此目的,电压表应该选C (填器材序号字母);定值电阻R0应该选阻值为3Ω的.
(3)在他们改进并初步完善的设计方案中,P在ab的中点,M既不上移也不下移时,电压表的示数是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小谢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当把烛焰放在距离凸透镜15cm处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如图所示的实像,投影仪(选填“投影仪”“放大镜”或“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如果将蜡烛在原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靠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