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2)防治噪声的途径,从三方面考虑:①在声源处;②在传播过程中;③在接收处.
(3)根据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到超声波的时间,结合路程公式求出汽车距离发射源的距离,从而得出汽车在反射两个超声波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
求出汽车从第一次接收到信号到第二次接收到信号时间,从而得出汽车的速度,判断是否超速.
解答 解:(1)运动员打的网球始终处在屏幕内,我们却能够感受到球的快速移动,这是因为我们选择了与运动员相对位置在不断改变的拦网作为参照物;
(2)禁止车辆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道路两旁有塑料墙,是为了阻断了噪声的传播,因此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3)标志牌的意义:最高速度不超过60km/h,
由题意可知,零时刻发出第一次超声波,经过0.5s接收到.则汽车距离发射源的距离为:
s1=v1t1=340m/s×$\frac{0.2s}{2}$=34m,
从发出的第二次超声波,经过0.22s接收到,则汽车距离发射源的距离为:
s2=v2t2=340m/s×$\frac{0.22s}{2}$=37.4m
因为汽车在反射两个超声波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为:
s=s1-s2=37.4m-34m=3.4m.
汽车从第一次接收到信号到第二次接收到信号时间为:△t=0.1s+$\frac{0.22s}{2}$=0.21s,
则汽车的速度为:v=$\frac{s}{△t}$=$\frac{3.4m}{0.22s}$$\frac{3.4m}{0.21s}$≈16.19m/s=58.28km/h,
因为58.28km/h<60km/h,所以汽车的行驶速度合法.
故答案为:(1)拦网;(2)声源;传播过程中;(3)最高速度不超过60km/h,汽车的速度为58.28km/h,没超速.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减弱噪声的途径、求汽车的速度等问题,求汽车的速度是难点.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序号 | “路面”材料 | 小车运动的路程(m) |
1 | 毛巾 | 40 |
2 | 棉布 | 70 |
3 | 木板 | 11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站次 | 站名 | 到达时间 | 开车时间 | 运行时间 | 里程 |
1 | 北京南 | 始发站 | 08:00 | 0分 | 0 |
2 | 济南西 | 09:32 | 09:34 | 1小时32分 | 406千米 |
3 | 南京南 | 11:46 | 11:46 | 3小时46分 | 1023千米 |
4 | 上海虹桥 | 12:55 | 终点站 | 4小时55分 | 1318千米 |
A. | 小红认为自己的列车运动了是以站台为参照物 | |
B. | 小明认为自己的列车没有动是以另一列车为参照物 | |
C. | 济南西到南京南站运行的速度比南京南到上海虹桥段运行的速度快 | |
D. | 全程的平均速度比济南西到南京南站运行的速度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物质 | 水银 | 铜 | 铝 | 冰 | 酒精 | 氧 | 空气 |
密度/(kg•m-3) | 13.6×103 | 8.9×103 | 2.7×103 | 0.9×103 | 0.8×103 | 1.43 | 1.29 |
A. | 铜的密度是8.9×103kg•m-3 | |
B. | 1cm3的冰质量为0.9×103g | |
C. | 固体的密度比液体、气体的密度都大 | |
D. | 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比较,水的体积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