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小灯泡标有“6V  3W”的字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V,求:
(1)小灯泡正常发光时1分钟消耗的电能为多少J?
(2)电源电压为多少V?
(3)小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多少Ω?消耗的电功率为多少W?

分析 由电路图可知,灯泡L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1)灯泡正常发光时的功率和额定功率相等,根据W=UIt=Pt求出1分钟消耗的电能;
(2)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电源的电压;
(3)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P=UI求出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根据P=UI求出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

解答 解:由电路图可知,灯泡L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1)由P=$\frac{W}{t}$可得,小灯泡正常发光时1分钟消耗的电能:
WL=PLt=3W×60s=180J;
(2)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且灯泡正常发光,
所以,电源的电压:
U=UL+U=6V+3V=9V;
(3)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所以,由P=UI可得,灯泡正常发光时电路中的电流:
I=$\frac{{P}_{L}}{{U}_{L}}$=$\frac{3W}{6V}$=0.5A,
由I=$\frac{U}{R}$可得,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
R=$\frac{{U}_{滑}}{I}$=$\frac{3V}{0.5A}$=6Ω,
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
P=UI=3V×0.5A=1.5W.
答:(1)小灯泡正常发光时1分钟消耗的电能为180J;
(2)电源电压为9V;
(3)小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6Ω,消耗的电功率为1.5W.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电功公式的灵活运用,要注意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功率和额定功率相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发现这个规律的物理学家是(  )
A.伏特B.欧姆C.瓦特D.安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将塑料包装袋撕成细丝后,上端打结,然后用干燥的丝绸或毛皮等顺着细丝向下捋几下,希望做成如图的各种情形,其中无法完成的是B,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或电荷间有相互作用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对一名中学生来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他正常情况下的心跳频率约为75Hz
B.他正常步行速度约为5Km/h
C.他的正常体温约为25℃
D.他通常能承受的最大安全电压为220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所示是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若滑片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则应选用的接线柱是(  )
A.AC或ADB.BC或ADC.AC或BDD.AD或B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1.一辆油罐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司机看到公路边竖有“漳州90km”的提示牌,
(1)若司机用6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从此地到漳州需要多长时间?
(2)若油罐车的容积是10m3,油罐车一共可以装多少kg油?(ρ=0.8×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某同学分别用如图所示的(a)、(b)两种方法,挑着同一个物体行走,显然(b)图中木棒相当于一个费力杠杆.(a)图中手施加的动力小于于(b)图中手施加的动力,由于肩膀要同时承受物体的重力及人手的动力,因此(a)图中肩受到的压力小于于(b)图中肩膀受到的压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以下实验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是:②④;能说明声音传播条件的是①.
其他现象说明声音的音调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①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②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③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④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我们都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图示为该实验的装置图.

【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可确定此凸透镜焦距约是10cm.
【评估实验的方案】
方案甲:分别把点燃的蜡烛放在一倍焦距f和二倍焦距2f处,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并记录在屏上能否成像以及所成像的特点,分析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方案乙:除甲中的做法外,还应该把蜡烛放在大于2f的某一位置,大于f小于2f的某一位置,观察并记录对应的成像情况,才能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方案丙:把点燃的蜡烛从距凸透镜较远的位置逐渐移近,通过不断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并记录在屏上能否成像,以及所成像的特点,包括观察所成像随蜡烛位置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尤其是在f和2f处所成像的情况,从而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以上三种方案中,哪些是科学合理的:乙、丙(选填“甲”、“乙”或“丙”).
【解决实验中问题】
(1)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如装置图所示,若要使烛焰成像在光屏中心,只调节烛焰,应将烛焰向上(选填“上”或“下”)调节.
(2)小丽同学做实验时,发现无论怎样调节光屏的位置,都不能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请你写出两种可能的原因:①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像距太大,光屏移至最右端还无法成清晰的像,②蜡烛在焦距以内,不成实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