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7.下列实例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
A.用压力锅煮熟食物B.用注射器吸取药液
C.用塑料吸管吸饮料D.用塑料吸盘“吸住”瓷砖

分析 大气压的利用一般都是内外压强不同,然后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产生了某种效果.

解答 解:A、用压力锅煮熟食物,是利用了锅内气压升高,水的沸点升高的原理,不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符合题意;
B、吸取药液时,将针口插入药液后,向外拔活塞,使管内的气体体积增大,气压减小,药液就被管外的大气压压进管内,不符合题意;
C、吸管吸饮料时,是先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进吸管里,不符合题意.
D、用塑料吸盘“吸住”瓷砖,把吸盘内的空气排出,大气压就把吸盘紧压在了瓷砖上,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学生对茶壶、高压锅、水库堤坝、吸盘式挂衣钩的原理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然后方可知道是否利用大气压工作的,利用大气压的生活例子是很多的,学习时,多举例、多解释.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在蓝白相间、牡丹花盛开的天幕下,以为妙龄少女头顶瓷碗立于男子双腿之上,清新俊雅好似青花瓷上一弯美丽的纹饰.这是2015年央视春晚上的一幅场景,对于妙龄少女来说(  )
A.少女所受的重力与少女对男子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男子对少女的支持力与女子所受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地面对男子的支持力与男子对少女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男子对少女的支持力与少女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所示,G=200N,滑轮重G′=40N,要使物体能匀速上升2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摩擦及绳重)(  )
A.F=440N,并向上移动4mB.F=440N,并向上移动1m
C.F=240N,并向上移动4mD.F=240N,并向上移动1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日常生活中存在这样的现象:飞机、轮船、汽车等交通工具运行时,受到空气阻力;人在水中游泳、船在水中行驶时,受到水的阻力;百米赛跑时,奔跑得越快,我们感到风的阻力越大.这是什么原因呢?
查阅相关资料得知: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会受到阻力作用,该阻力叫做流体阻力.流体阻力大小与相对运动速度大小有关,速度越大,阻力越大;跟物体的横截面积有关,横截面积越大,阻力越大;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头圆尾尖(这种形状通常叫做流线型)的物体受到的阻力较小,物体从高空由静止下落,速度会越来越大,所受阻力也越来越大,下落一段距离后,当阻力大到与重力相等时,将以某一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个速度通常被称为收尾速度,
某研究小组做了“空气对球形物体阻力大小与球的半径和速度的关系”的实验,测量数据如表.(g取10N/kg)
小球编号123
小球质量/g2545
小球半径/×10-3m5515
小球的收尾速度/(m•s-1164040
(1)下列A实验,可以验证“流体阻力大小与横截面积有关”.
A.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
B.研究气泡的运动规律
C.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D.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1号小球受到空气阻力最大时的速度为16m/s,此时空气阻力为0.02N,依据二力平衡原理.
(3)半径相同的小球,质量大(填“大”或“小”)的收尾速度大.
(4)对于3号小球,当速度为20m/s时,空气阻力小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重力.
(5)轿车的外形常做成流线型,目的是减小空气阻力;在座位的靠背上安装“头枕”,可防止轿车被后面(填“前面”或“后面”)的车撞击时对乘者的伤害.
(6)为提高游泳成绩,请从泳姿或泳装方面,给运动员提一条合理化建议:身体尽量形成流线型,减小水的阻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小明在做“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物重G/N物体上升的高度h/cm测力计的示数F/N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
1632.59
2853.218
31083.824
(1)表中“测力计移动的距离”栏目中有一个数据的记录是错误的,错误的数据是18cm.
(2)小明改正了错误数据后,请帮助他计算表中第3次实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7.7%%.(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3)请帮助小明画出该滑轮组的绕线方式.
(4)本实验得到的结论是: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被提升的物体重力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一瓶装满豆油的油瓶上标有“5L”字样,5L指的是油的体积,相当于5×10-3m3,若豆油的密度为0.92×103kg/m3,则瓶底豆油的质量为4.6kg,如果用这个瓶子装水,能装得下同样质量的水(填“能”或“不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所示,O为杠杆MN的支点,OM:ON=1:3,物块A和B分别挂在M、N两端,杠杆恰好平衡,已知物块A、B的体积之比为2:1,则A、B两物体物质的密度之比是(  )
A.3:2B.6:1C.2:3D.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小明所在的实验小组用的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可供选用的滑动变阻器R1和R2的最大阻值分别为10Ω、50Ω.他们所设计的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电流表的量程应选0~0.6A.应该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R2(选填“R1”或“R2”).
(2)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补充完整.(导线不能交叉)

(3)闭合开关前,图1中滑动变阻器滑片P应位于左(选填“左”或“右”)端,在此实验中,使用滑动变阻器的目的一是限制电流保护电路,二是调节小灯泡两端电压.
(4)小刚同学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到某一点时,电压表示数(如图2所示)为2V,若他想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图中滑片P向右(选填“左”或“右”)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
(5)小丽同学移动滑片P,记下了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图3所示的I-U图象,根据图象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0.5W.
(6)如果在家里做测白炽灯功率的实验,因家里一般没有电压表和电流表,所以可以利用家庭中都有的钟表和电能表测量更方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下面是小枫和小红同学在实验室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实验中使用的每个钩码重0.5N):

(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发现杠杆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杠杆是(选填“是”或“否”)处于平衡状态.小枫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小红认为也可以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选填“右”或“左”),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图乙所示,若在B点处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拉力F=3N时,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当拉力F向右倾斜时,仍要保持杠杆水平平衡,拉力F的大小将变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在探究过程中,在杠杆左端某一固定位置挂总重G=2.5N的钩码,在杠杆右端不同位置处施加不同的竖直向下的力F,保证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状态.根据多次测量的力和力臂F、L数据,画出F和$\frac{1}{L}$的图线如图丙,由图丙可得出杠杆平衡条件是:F与L成反比.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求出其重力G的力臂是0.2m.
(4)在探究过程中,如图丁,在杠杆的右端挂重物G,在力臂为L的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图丁所示位置,请在图中做出力F的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