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有甲、乙两种不同品牌的保温杯,为了比较这两种品牌的保温杯盛水时的保温效果,小明按照科学探究的程序,明确了具体的探究问题,选择了适当的器材,在控制变量的前提下,在室内进行了实验,得到了一段时间内,甲、乙两种保温杯内水的温度的实验数据,根据数据绘制的图像如图17所示。请你根据图像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⑴小明探究的问题的自变量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保温杯的品牌 B.水冷却的时间 C.水的温度

⑵请比较甲、乙两种保温杯的保温效果: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甲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好

B.乙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好

C.甲、乙两种保温杯的保温效果一样好

⑶请估计实验过程中第5小时的室温: ℃。


(1)B;(2)B;(3)20;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在高山上烧水时,水温不到90℃水就沸腾了,是因为水的沸点与大气压强有关

B.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C.夏天剥开雪糕包装纸时,雪糕周围冒“白气”,这是液化现象

D.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一定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2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收音机、电视机、手机都是利用        波进行远程信息传递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图11所示的体温计的示数为               ℃。

图12所示的电阻箱的示数为               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小林做“碘的升华”实验时,用酒精灯直接对放有少量固态碘的碘升华管加热,如图21所示。发现碘升华管内出现紫色的碘蒸气,小林认为碘从固态变成了气态,是升华现象。小红查阅资料发现:常压下,碘的熔点为113.60℃,碘的沸点为184.25℃,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400℃。根据这些资料,小红认为小林所做的实验中,碘可能经历了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小林的实验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 请针对小红的质疑,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碘能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可以选用上述器材或补充必要的辅助器材。写出实验方案并简要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平面镜和透镜的应用所对应的解释,正确的是

A.近视眼镜是利用凹透镜使光线发散;

B.远视眼镜是利用凹透镜使光线发散;

C.对着镜子化妆是利用光的折射成像;

D.用放大镜查看地图是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两个物理实验小组进行测量未知电阻的实验。

(1)第一小组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未知电阻的阻值,某次测量中,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如图乙,电压表的读数为     V,电流表读数为   A。

(2)第二小组采用了如图丙所示的的电路测量电阻RX的阻值,其中R0阻值已知。

①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丁中的事物按电路图连接(电压表接小量程)

②该小组的实验步骤如下:先闭合S1S2,独处此时电压表读数为U1;再适合S1,断开S2,读出此时电压表读数为U2,则被测电阻Rx的阻值的表达式为:Rx=           (用R0、U1、U2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5•岳阳)将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20℃,水吸收的热量为            J;水温越高,其分子运动越          (选填“剧烈”或“缓慢”)[c=4.2×103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