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4.小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实验桌上备有带支架的蜡烛、光屏、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A和凸透镜B,平行光光源、光具座等器材.

(1)小华先测量凸透镜A的焦距,将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调整平行光光源,使它发出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光照射到凸透镜A上,在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凸透镜A的焦距为10.0cm.
(2)小华用蜡烛替换掉平行光源进行试验,实验前应先将蜡烛中心,、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调到同一高度.
(3)保持凸透镜A的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像,如图乙所示,此实验现象可说明幻灯机(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4)保持蜡烛位置不变,小华用凸透镜B替换凸透镜A,将凸透镜B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烛焰倒立、缩小的像,由此可以判断:凸透镜A的焦距大于(选填“大于“或”“小于”)凸透镜B的焦距.

分析 (1)根据凸透镜焦点和焦距的定义进行判断.光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即为焦距.
(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在桌面上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央位置.
(3)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知道幻灯机、投影仪都是根据当物距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时,成放大倒立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4)首先根据成缩小的实像确定物距与焦距的关系,根据物距的大小关系判断焦距之间的大小关系.

解答 解:(1)由图甲可知,平行光光源发出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平行光照射到凸透镜A上,在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的光斑最小,
则最小的光斑即为焦点,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为10.0cm,所以凸透镜的焦距f1=10.0cm.
(2)应将透镜、蜡烛火焰、光屏的中心调到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央位置.
(3)如图乙所示,保持凸透镜A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时,此时物距u=50.0cm-35.0cm=15.0cm,f1<u<2f1
移动光屏,此时应该能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投影仪都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4)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凸透镜A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说明此时物距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
凸透镜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说明物距大于2倍焦距,即u=15.0cm>2f2,所以f2<7.5cm,
故凸透镜A和凸透镜B的焦距大小关系为f 1 大于f 2
故答案为:(1)10.0;(2)同一高度;(3)实;幻灯机;(4)大于.

点评 此题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掌握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与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此题的关键,第(4)问是此题的难点,解决的关键是判断出物距与焦距之间的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如图A,小军在“观察水的汽化”实验中,当水温升到60℃时,随着加热过程,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某同学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01234m567891011
温度/℃6070809095989895989898
(1)根据探究数据记录,可以推测表中第7分钟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可能是错误的,第8分钟应该为98℃.
(2)这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在经历这种物态变化时,要吸热,而且温度保持不变,并看到有“白气”不断从烧杯中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液化(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而产生的.
(3)某个实验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B中(a)(b)所示.则图a则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4)按照实验室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在下列叙述的步骤中,请为本次实验选择正确的步骤,并把它的编号依次排列:BADC.
(A)选用测量范围合适的温度计;(B)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
(C)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D)把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的液体充分接触;
(5)小军根据实验记录描出图象如图C中实线所示,同组的小华认为小军所用时间过长,于是通过减少水量缩短实验时间进行实验,并描出了图象如图C中虚线所示,正确的是a.
(6)实验完成后,好学的小明想到上课时老师说水浴加热可使物体均匀受热,于是将实验组装成如图D所示,即在一标准大气压下用水对水加热,则B
A.容器A、B中的水会同时沸腾
B.容器A中的水会沸腾、容器B中的水始终不会沸腾
C.容器A、B中的水均不会沸腾
D.容器B中的水会沸腾、容器A中的水始终不会沸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实验中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形,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下(上/下)调整.
(2)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将烛焰放在距离凸透镜25cm处,调节光屏可得到倒立、缩小(放大/缩小/等大)的实像(实像/虚像).
(3)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将蜡烛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应将光屏靠近(远离/靠近)透镜,光屏上的像将变小(变大/变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小明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应首先调节蜡烛的焰心、凸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2)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20cm刻度线左侧,再移动光屏,可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缩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3)在实验(2)的基础上,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放大(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4)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56cm刻度线处,小丽从透镜的左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正立放大(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虚像.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可制成放大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用焦距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物距u/cm像距v/cm像的性质
13015倒立、缩小的实像
22020倒立、等大的实像
31530
46正立、放大的虚像
(1)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环境应该较暗(选填“较亮”或“较暗”)一些,此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后逐渐变短,则光屏上烛焰的像也将逐渐向上移动.
(2)表格空白的地方应该填内容是.
(3)请根据实验序号4的成像规律,写出在生活中的一个应用放大镜.
(4)若已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用遮光布遮住凸透镜的下小半部分,则所成的烛焰的像为亮度稍暗的完整像(选填“不完整的像”、“亮度相同的完整像”或“亮度稍暗的完整的像”).
(5)小明在早上8.00第一节物理课上,利用太阳光进行观察凸透镜焦点的活动,她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她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你认为她这种活动过程存在的问题是凸透镜没有正对太阳光放置(太阳光没有平行于主光轴入射到凸透镜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音乐会上各种乐器为我们奏出了美妙的音乐.回来之后,小超和小菲都知道了乐器改变发出声音音调的方法,可是,究竟是什么因素造成了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发生了改变?

(1)请你就图中老师提出的问题作一个猜测:弦乐器的音调高低与弦的粗细、松紧和长短有关
(2)小超的做法是:首先拿一把吉他,观察吉他上的各琴弦有什么不同.他发现各琴弦的粗细不同,当他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后,发现声音的音调也不同.然后,他又转动吉他上的旋钮以拧紧或放松琴弦,结果,他发现同一根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也不同.最后,小超又用手指按在同一根琴弦上的不同位置,以改变弦振动部分的长短,结果,他发现吉他发出声音的音调又改变了.
分析与论证:弦乐器的音调高低与弦的粗细、松紧和长度有关.
小菲的做法是:找音乐老师借了一支笛子,经过反复实验后,她发现笛子是靠管内空气柱的振动发声的,用手指按住笛子上不同位置的孔,就能改变管内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调.
(3)请你也动手进行实验探究,然后回答:
①在弦的粗细、松紧相同时,弦越短,音调越高;在弦的粗细、长短相同时,弦越紧,音调越高;在弦的松紧、长短相同时,弦越细,音调越高.
②在吹响笛子时,其管内空气柱的长度越长,它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低 (选填“高”或“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所示的常用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镊子
B.
订书机
C.
羊角锤
D.
动滑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街道上的路灯同时亮同时灭,它们的连接方式是串联
B.在串联电路中一处断开,其它用电器一定不能工作
C.有电源就一定有电流
D.有一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这两灯一定是串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4.野兔在距树洞54m的草地上吃草,突然发现在自己后方36m处的秃鹰正以45m/s的速度贴着地面飞来,立即以18m/s的速度奔向前方的树洞,请通过计算说明:
(1)野兔能否安全逃进树洞?
(2)当秃鹰距野兔至少多远时被发现,野兔才能安全逃进树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