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0.2014年不仅有多场流星雨出现,许多网友还亲眼目睹了10月8日晚月全食出现的“红月亮”胜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2014年10月8日是农历初一
B.2014年10月8日的月相为上弦月
C.发生月全食时,地球、月球、太阳三者成或近似成一条线,且月球在中间
D.月全食时出现红月亮是因为部分太阳光经过地球大气层折射后照到了月亮上

分析 (1)月食一般出现在农历的十五左右;
(2)月亮进入到了地球的影子中形成月食;
(3)光线在介质不均匀时,光路就会改变,由于大气层的不均匀,有部分光线通过地球大气层发生折射.

解答 解:
A、“红月亮”胜景是发生月食时形成的,月食一般出现在农历的十五左右,所以A错误;
B、月食一般出现在农历的十五左右,此时为满月,所以B错误;
C、当地球转到太阳和月球中间并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地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在月球上的光线,月球处在地球的影子里,这就形成了月食,此时地球在中间,所以C错误;
D、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但是还会有部分光线通过地球大气层发生折射,由于红光的折射能力最强,所以会有部分地球大气层折射后的红色光射向月亮,这就让我们看到了“红月亮”,所以D正确.
故选D.

点评 会判断出折射现象,知道折射时形成的像是虚像,知道月食是光沿直线传播所形成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综合问答:
请你找出电热壶所运用的2个物理知识点,并分别运用的物理知识加以解释.
(1)知识点一:电热水壶为什么能烧开水.解释:因为通电后导体会发热,电能转化为水的内能,使水烧开;
(2)知识点二:电热水壶为什么使用三角插头.解释:使电热水器的金属外壳接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在滑动滑动变阻器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从0V到4V,电流表从1A到0.5A,求定值电阻的大小和电源电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所示,一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球浸没在某液体中,液体的密度为ρ
(1)请在图中画出实心球所受浮力的示意图
(2)若球的密度ρ=ρ,试推证:该实心球能够悬浮在液体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融雪时比下雪时还冷,这是因为雪熔化吸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四种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屏幕上呈现人的手的影子B.山在水中形成“倒影”
C.水中弯折的铅笔D.太阳光在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某同学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在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应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他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  )
A.一定大于20cmB.一定在8cm到10cm之间
C.一定小于8cmD.一定在10cmg到16cm之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图甲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玻璃板下方放一张白纸,再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该实验选择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2)该实验采用玻璃板代替日常使用的平面镜,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的像,从而确定像的位置.
(3)将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论怎样都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4)实验中,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时,撤去蜡烛B并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与玻璃板平行的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显示蜡烛A的像,说明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5)图乙是小明同学经过本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他接着连接了像与物的对应点,发现连线与镜面是垂直的关系,然后又分别测量物与像到平面镜之间的距离,发现距离相等.请问小明同学能否得出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答:不能,理由是:只有一次实验总结的实验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6)若现有4mm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则应该选择2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物体的质量和长度的估计,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人教版九年级物理课本的长约26cm
B.橡皮从课桌上掉落到地面上用的时间约5s
C.一支普通铅笔的质量约50g
D.34寸液晶电视的功率约10W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