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用硬卡纸、塑料梳,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

(1)用硬卡纸拨动塑料梳的梳齿,要听________(选填“硬卡纸”或“梳齿”)振动发出的声音;

(2)逐渐加快拨动梳齿的速度,硬卡纸振动的频率______,听到的声音的音调__________

(3)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_______有关,声源振动的________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_

(4)用薄铜片代替硬卡纸拨动塑料梳的梳齿,听到声音的________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原因是____________

【答案】硬卡纸 增大 升高 幅度 频率 音色 声源的材料不同

【解析】

(1)[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用硬卡纸拨动塑料梳的梳齿时,硬卡纸会振动而发出声音,此时要听硬卡纸振动发出的声音。

(2)[2][3]逐渐加快拨动梳齿的速度,则硬卡纸振动的频率增大,而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即频率有关,所以,听到声音的音调升高。

(3)[4]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是由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5][6]声源的振动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4)[7][8]由于不同物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用薄铜片代替硬卡纸拨动塑料梳的梳齿,则听到声音的音色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因为此时是声源的材料不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利用图甲的装置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图乙中的ABCD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 图甲中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是为了使海波______。实验中应选用______(选填“较大的”或“较小的”)海波;

(2) 分析图乙中的图像 ABCD,在 6~7min 时间内,试管内的海波处于________态。海波熔化时尽管不断吸热,但______不变;熔化的时间是______min,凝固点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物体的重力势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小雨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物体的重力势能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二:物体的重力势能可能与物体所在的高度有关。

为此他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将两端开口、长约1m、粗细均匀的圆柱形玻璃管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将粗细适宜的圆柱形泡沫塑料块置于玻璃管内O点处(塑料块与玻璃管内壁有适量的摩擦);其他器材还有:刻度尺、一组系有细线的质量不等的钩码、用于调整泡沫塑料块回到O点位置的木棒(如图乙所示)

请你帮助小雨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猜想一时,应使用质量 (选填相同不同)的钩码从 (选填相同不同)的高度在玻璃管内由静止下落,去冲击O点的泡沫塑料块,然后用刻度尺分别测量 ;从而比较出重力势能的大小。

2)设计探究猜想二的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长方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在空气中测力计的示数为10牛;若该立方体一半浸在水中测力计的示数变为5.1牛(如图所示),则此时长方体所受水的浮力为__牛,浮力的方向为__;若撤去弹簧秤的拉力,将该长方体放入水中,当它静止时上下表面所受施加的压力差为__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将边长为5cm的实心正方体木块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木块静止时,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为0.1kg(g10N/kg)。求:

(1)木块受到的浮力;

(2)木块的密度;

(3)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用透明的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玻璃板竖直架在白纸上,玻璃板不竖直,移动棋子B_______(选填不能)与棋子A的像重合;

(2)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上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像,原因是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

(3)实验时用到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观察到的像要比物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实验表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像,像和物的大小_______且其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像与物相对于镜面对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电路如图所示。先在 A、B间接入5Ω的定值电阻R,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2V,读出电流表示数。接着取下5Ω的电阻分别换上10Ω、15Ω的定值电阻,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仍为2V.但小明在实验中,当换上15Ω的定值电阻时,无任怎样移动滑片,电压表示数都不能回到2V.对此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15Ω电阻太小,换一个更大的定值电阻,继续实验

B. 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太大,换一个最大阻值小一点的变阻器继续实验

C. 在第一次接入5Ω的定电阻时,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定值1.5V,重新进行实验

D. 将三个电阻按15Ω、10Ω、5Ω的由大到小的顺序接入进行实验,可以避免这种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在进行“测量小电灯的功率”的实验时,实验台上给他提供的器材有:6V蓄电池、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滑动变阻器(50Ω、1.5A)、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电灯(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约为7Ω)、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

(1)小明在实验中电流表、电压表选择了正确的量程.请你帮他在图中将电流表和电压表正确连入电路,同时将滑动变阻器连接好,要求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________

(2)闭合开关前应把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调到__(填写“C”或“D”)端.

(3)连好如图所示的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最大阻值处,闭合开关S,发现小灯泡L不亮.接下来,最合理的做法是__

(4)闭合开关后,小明发现灯泡不发光,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的指针偏转很大,立即断开开关.产生此故障的原因可能是下列情况中的____.(填写序号)

A.小灯泡短路 B.小灯泡的灯丝断了

C.小电灯的灯座接触不良 D.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

E.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放在了最小阻值处

(5)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如表所示的三组数据.则小电灯的额定功率为__W.

(6)小明发现,由表中数据计算可知:小电灯亮度不同时灯丝的电阻不相等.你认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做了如下实验:①用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移动光屏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②保持该透镜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图乙所示的位置,移动光屏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图中未画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②中,烛焰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

B.实验②中,像到透镜的距离一定大于15cm

C.若增大蜡烛与透镜的距离,所成的像会变大

D.若使该透镜成虚像,蜡烛与透镜的距离应小于10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