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在“研究物体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将A、B、C三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的hA、hB、hC高处滚下(mA=mB<mC,hA=hC>hB),推动纸盒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1)该实验用到的方法是
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
,我们是通过比较
纸盒被推出的距离
纸盒被推出的距离
来判断物体动能的大小的.
(2)要研究动能和质量的关系,我们应选择
ac
ac
两图来进行比较.
(3)要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我们应选择
ab
ab
两图来进行比较.
(4)从图中可以看出A、B、C三个小球刚到达水平面时,
c
c
球的动能最大.
分析:(1)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物体动能的大小,可由它对外做功的多少来体现.球把纸盒推出的距离长,说明的物体对外做的功多,进而体现它的动能大,这是一种转换的方法.
(2)动能的决定因素有两个:质量和速度.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路,去分析解决.要研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必须保证速度相同,而质量不同.
(3)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控制了质量相同,速度不同.
(4)比较纸盒被推得距离的长短,即可知小球动能的多少.
解答:解;(1)研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运用的是控制变量法球.对纸盒做功的多少反映球的动能多少,而做功的多少可由纸盒被推开距离的远近来确定.
(2)研究质量与动能的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保证速度相同,所以保证小球在同一高度滚下,改变质量,a和c符合题意.
(3)研究速度与动能的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保证质量相同,所以小球在不同高度滚下,a和b符合题意.
(4)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控制变量法;纸盒被推出的距离;(2)a和c;(3)a和b;(4)c.
点评:明确本实验中研究动能大小的决定因素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反映动能多少时运用了转换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9、如图所示,在研究滑轮组时,测得A物体重3N,当拉动甲测力计,使A以0.1m/s的速度匀速向右移动时,甲、乙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0.5N和1.2N.则拉动甲测力计的功率大约是
0.15
W,在匀速拉动4s时间内所做的额外功约为
0.12
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2、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由此可以判断像距v和物距u所在的范围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由此可以判断像距υ物距μ所在的范围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如图所示,在研究滑轮组时,测得A物体重3N,当拉动甲测力计,使A以0.1m/s的速度匀速向右移动时,甲、乙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0.5N和1.2N.则拉动甲测力计的功率大约是
 
W,在匀速拉动4s时间内所做的额外功约为
 
J.在拉动的过程中A物体对地面的压强
 
(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如图所示,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需要的器材有火柴、白纸、刻度尺、两支蜡烛和作为平面镜的
 
,点燃蜡烛后,移动另一支蜡烛,使它恰好与蜡烛所成的像在同一位置上.
(1)观察和比较镜中像与蜡烛的大小,可以得出平面镜里所成的像和物体的大小
 

(2)量出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可以得出平面镜里所成的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3)将两支蜡烛的位置用线连接起来后与镜面所在位置比较,可以得出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