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是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则:

(1)图甲中木块A重______N,图乙中小桶重______N;
(2)将木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如图丙所示,木块A受的浮力为______N,则小桶B内水的体积等于______cm3
(3)比较图乙、丁可知,木块排开水的重力为______N,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解:(1)图甲中木块A重3N,图乙中小桶重1.6N;
(2)如图丙所示,木块A受的浮力为3N,则木块排开水的重力等于3N,由密度公式可得
=3×10-4m3=300cm3,小桶B内水的体积等于300cm3
(3)比较图乙、丁可知,木块排开水的重力为3N,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物体所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故答案为:(1)3;1.6.
(2)3;300.
(3)3;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物体所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分析: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点评:本题是一道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分析的小计算题,能否理解阿基米德原理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是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则:
精英家教网
(1)图甲中木块A重
 
N,图乙中小桶重
 
N;
(2)将木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如图丙所示,木块A受的浮力为
 
N,则小桶B内水的体积等于
 
cm3
(3)比较图乙、丁可知,木块排开水的重力为
 
N,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图,通过对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弹簧测力计每一小格表示0.5N,例如图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0N)

(1)由乙、丙两图可测得合金块所受的浮力F=
0.5
0.5
N,再由甲、丁两图可得合金块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G,比较可得出的结论是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若图丙中溢水杯里的水没装满,将导致本实验测量的F
G.(选填“>”、“<”或“=”)
(3)分析以上信息,我们还可以知道这个合金块的密度是
4×103
4×103
kg/m3
(4)小明同学利用上面实验中的器材和小木块,进一步探究了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遵循阿基米德原理.但实验过程中有一个步骤与上图明显不同,这个步骤是图中的
(选填代号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实验.
(1)将物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下端,如图甲,则物重是
5
5
N.
(2)当用手向上托物体时,如图乙.则手对物体的力是
3
3
N.
(3)当物体完全浸入水中后,如图丙.则水对物体的浮力是
2
2
 N.
(4)为了进一步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从而得到阿基米德原理,需要增加器材和操作步骤.请你为此探究过程设计所需的记录表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是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则:

(1)图甲中木块A重
3
3
N,图乙中小桶B重
1.6
1.6
 N;
(2)将木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如图丙所示,木块A受的浮力为
3
3
N;
(3)比较图乙、丁可知,木块排开水的重力为
3
3
N,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关于有关浮力的探究:

(1)如图所示是“探究同一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图.实验中保持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图甲和图乙中物体露出液面的体积相等,弹簧测力计测得的拉力大小的关系是:F1<F2,F2>F3=F4.则:
①由图甲和图乙的探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浮力越大
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浮力越大

②由图乙和图丙的探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液体密度相同时,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液体密度相同时,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③由图丙和图丁的探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浮力与浸没的深度无关
浮力与浸没的深度无关

(2)如图所示,是某学习小组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实验时的步骤示意图.

①指出操作步骤中的一处错误:
A中水没有装满
A中水没有装满

②此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DEABC
DEABC

③设B、C、D、E四个步骤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依次为FB、FC、FD、FE,如果关系式
FD-FB=FC-FE
FD-FB=FC-FE
成立,则说明F=G,即可得到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