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8.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
A.
看到水中金鱼的像
B.
竖直杆的影子
C.
放大的邮票
D.
平面镜中的像

分析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
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解答 解:A、看到的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鱼的虚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B、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与题意不符;
C、用放大镜看邮票时,邮票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与题意不符.
D、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光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此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体现了生活处处是物理的理念.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对物理量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人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是10km/hB.课桌的质量约为200g
C.普通房间的门高约2 mD.日光灯的额定功率约为400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甲所示电路,两灯正常发光,电流表A1的示数为0.6A,电流表A2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  )
A.两灯是串联连接的B.流过L1的电流是2.6A
C.流过L2的电流是2AD.干路电流是3.2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试管中装有适量的碎冰,组装时应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碎冰充分接触,但不要碰到试管底或试管壁.
(2)图乙是根据实验记录绘制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AB段与CD段的倾斜程度不同,这是因为冰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
(3)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在标准大气压下将得到图象中的DE段,这段时间内试管中的水不能(填“能”或“不能”)沸腾,是因为试管中的水不能继续吸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前些日子,小亮的妈妈买了一个“天际”牌自动电热水壶送给爷爷,其铭牌如表.小亮为了给爷爷说明电热水壶的使用方法,他接水至800mL刻度,然后把壶放在加热座上,拨开开关,5min后水烧开,水壶自动断电.已知水的初温为20℃.
自动电热水壶
型号ZDH100B
电源220V  50Hz
额定功率1100W
容量800mL
编号H8017664
(1)这壶水吸收的热量为多少?[c=4.2×103 J/(kg•℃)]
(2)烧水时家中电压为220V,求电热水壶的热效率.
(3)在用电高峰,电路中的实际电压降为198V,这时电热水壶的实际功率为多大?
(4)根据本题分析家庭电路傍晚时灯泡较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讲出两点主要原因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家用电冰箱正常工作时电流约10A
B.九年级物理教材的长度约为26cm
C.中学生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约为8dm/s
D.一名中学生的正常体积约为0.5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竖直向上将重为180N的物体提升1m时,已知动滑轮重20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拉力F做的功为200J,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9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有人设计了一种太阳能汽车,车上有两个大气囊,气囊从前面的开口处吸入空气,利用太阳能将其加热,加热后的热空气从后面喷出,从而推动汽车前进,如图所示.关于这种汽车,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汽车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进而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B.汽车主要的能量转化过程和热机的压缩冲程是相同的
C.该汽车是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识使其前进的
D.机械能不能再转化回太阳能说明能量转化具有方向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小明测量食用油密度步骤如下: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游码归零,指针静止时指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左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右(左/右)调节;②天平调好后,在质量为20g的空烧杯内倒入适量油,测得烧杯和油的总质量为39g;③将烧杯内的油倒入量筒,读出量筒内油的体积为20mL.则测得油密度为0.95g/cm3.按此方法测得油密度大于(小于/等于/大于)油真实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