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3.小华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的实验中.
(1)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的液面的高度差来显示橡皮膜所受液体压强大小,因此实验前,应调整U形管压强计,使左右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相平;
(2)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这说明该装置是存在漏气(填“正常的”或“存在漏气”).
(3)实验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四幅图中烧杯内的液面相平.(不考虑实验结论的偶然性):①比较图甲和图乙,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②保持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它的方向,如图乙、丙所示,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内部相同深度处,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方向无关. (选填“有关”或“无关”)

③比较图乙和图丁,能初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选填“有关”或“无关”),理由是:液体的种类不同,压强计的高度差不同.

分析 (1)液体压强计就是利用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体现压强的,压强越大,U形管液面高度差越大;
(2)压强计是通过橡皮膜来感受压强的,当橡皮膜受到压强时,软管中的气体压强变大,大于大气压强就会将U形管中的液面出现高度差,高度差越大,表示橡皮膜受到的压强越大;若和橡皮膜连接的软管出现漏气,不论橡皮膜是否受到压强,软管中气体的压强都等于大气压,压强计中液面就不会出现高度差;
(3)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和密度都有关系,在实验中,应控制其中的一个量保持不变,才能观察压强与另一个量的关系,从控制变量法的角度可判断此题的实验过程.

解答 解:
(1)压强计测量液体压强时,就是靠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来体现压强大小的,液面高度差越大,说明液体压强越大,因此实验前,应调整U形管压强计,使左右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相平;
(2)若压强计的气密性不好,软管中的气体和大气相通,等于大气压强,橡皮膜受到压强时,软管内的气体压强不会发生变化,U形管中的液面就不会出现高度差;
(3)①想探究液体压强大小与深度的关系,应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金属盒的方向相同,而深度不同,故选甲、乙两次实验即可;
②在乙、丙两次实验中,液体的密度相同,深度相同,但是金属盒的方向不同,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方向无关;③比较图乙和图丁可知,液体的种类不同,压强计的高度差不同,能初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故答案为:(1)液面的高度差;相平;(2)存在漏气;(3)①乙;②无关;③有关; 液体的种类不同,压强计的高度差不同.

点评 掌握液体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和转化法探究液体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如图是简易天文望远镜内部结构:远处的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落在目镜一倍焦距以内的位置(一倍焦距/二倍焦距);这个实像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虚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在研究“一定电压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3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15Ω 1A”字样.在a、b间先后接入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1.5V,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当20Ω的电阻接入a、b间时,电压表示数始终无法达到1.5V,其原因可能是(  )
A.滑动变阻器阻值太小B.电源电压3V太高
C.20Ω的阻值太小D.控制的电压1.5V太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用滑轮或滑轮组提起同一重物如图7所示,其中机械效率最高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如图所示,一根均匀的细木棒OC,OA=$\frac{1}{4}$OC,B为OC的中点.在C点施力将挂在A点的重为160N的物体匀速提升0.2m,木棒的机械效率为80%.这里的木棒是一种简单机械,称为杠杆,提升该物体做的有用功是32J,木棒重为20N(不计摩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学习小组在“探究一定电压下,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选用的实验器材为:电源电压恒为4.5Ⅴ,三个定值电阻(10Ω、15Ω、20Ω),两只滑动变阻器(分别为“20Ω 2A”、“50Ω 1A”)等.

(1)如图甲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电路图,请你用笔画线将图乙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2)某同学实验时,先在ab间接入10Ω的定值电阻,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1.5Ⅴ,并记下相应的电流值是0.15A;再改接15Ω的定值电阻,此时图乙中滑片P应向D (选填“C”或“D”)端移动,该同学移动变阻器滑片P的目的是控制电压表示数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小刚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过程如下:
(1)实验前要调整烛焰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实像成在光屏中心.蜡烛放在B点的位置移动光屏刚好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那么凸透镜的焦距是10厘米
(2)如图,当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25cm刻度线位置时,光屏应在D (选填“C”、“D”或“E”)区域内左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缩小(选填“放大”或“缩小”)倒立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3)实验时,小刚将蜡烛从A向B逐渐靠近的过程中,为了使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逐渐远离(填“靠近”或者“远离”)凸透镜,光屏上像越来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春天,雾散了B.露水C.“下霜了”D.河水结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如图所示是两种比较自行车和摩托车运动快慢的方法:甲图中让自行车和摩托车运动相同的时间,图中摩托车运动的路程长,所以摩托车运动快(选填“快”或“慢”).乙图中让自行车和摩托车运动相同的路程,图中自行车完成运动所需要的时间长,所以自行车运动慢(选填“快”或“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