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7.在下列实验中,进行多次测量,记录多组数据的目的与研究“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相同的是(  )
A.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B.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C.“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实验D.“测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

分析 物理实验一般都要进行多次,目的有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发现规律,避免结论的偶然性.

解答 解:研究“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中,多次实验的目的是:发现规律,避免结论的偶然性;
A、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测量几次,目的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故A错误;
B、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需要多测量几次,目的是发现规律,避免结论的偶然性,故B正确;
C、“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实验,需要多测量几次,目的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故C错误;
D、“测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需要多测量几次,目的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理解研究“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的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是发现规律,避免结论的偶然性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四种情况中,速度大小最接近20km/h的是(  )
A.员工上下班骑自行车的速度B.沪宁高速公路快车道的限速
C.磁悬浮列车正常行驶的速度D.人步行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大于或等于83的元素具有放射性
B.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估测出了原子直径的数量级
C.用某种单色光照射铝板发生光电效应,其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D.大量处于第5能级(即量子数n=5)的氢原子,在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辐射出10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E.比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结合能不一定越大,但是原子核越稳定,核子的平均质量一定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安装好杠杆后,小明调节平衡螺母是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此时杠杆自身重力的力臂为0.
(2)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由竖直方向逐渐向左转动,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示数将变大(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下表是小明实验得到的数据,据此分析可以发现这次实验不妥之处动力臂是阻力臂的两倍,实验数据不具普遍性.
实验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
11.5103.05
21.0202.010
31.0302.0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科学方法中,错误的是(  )
A.找出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属于类比法
B.噪音对人体有危害,但可以利用噪音除草属于缺点利用法
C.透镜分成凸透镜和凹透镜属于分类法
D.密度定义、定义式、图象之间的变换属于等价变换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小欢同学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的左端上翘.此时,他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左(选填“左”或“右”)调节,是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小欢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3组实验,得出如下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为了证明他的结论是错误的,应该进行操作是B,最终通过改进实验得出了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A.去掉一侧钩码.换上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
B.去掉一侧钩码.换上弹簧测力计斜向下拉
C.去掉一侧钩码.换上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
D.增加钩码个数,再多做几次实验
(3)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改变力的作用点的位置,进行多次实验,其目的是寻找科学规律.(选填“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或“寻找科学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1)如图甲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B(选填“A”或“B”),被测物体的长度是3.40cm.
(2)如图乙温度计的示数是-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琼州海峡跨海大桥将于2018年修建.公路桥设计时速为100km/h,大桥建成后,驾车跨越琼州海峡只需约0.3h,则该桥建成后请你计算:琼州海峡跨海大桥全长为多少k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在“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以槽中液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他们在两端开口、粗细均匀的玻璃管的下端贴一个比管口稍大的塑料薄片,并将玻璃管竖直插入液体槽中,然后顺着管壁从上端开口处向管内缓缓注水,如图所示,直至观察到薄片脱离管口下落.记录玻璃管的关口面积S,槽中液体密度ρ和玻璃管插入溶液的深度h,测出注入水贯众水的质量m,运用公式p=$\frac{F}{S}$=$\frac{mg}{S}$,计算出管内水产生的压强p.改变深度h,重复实验.甲组同学还选用了粗细不同的玻璃管进行实验.所有数据均记录在下表.(薄片的重力、玻璃管的厚度忽略不计)
小组槽中液体密度ρ(g/m3序号深度h(米)管口面积S(×10-42质量m(×10-3千克)管内水产生的压强p(帕)
0.810.05520392
20.1540784
30.25801568
40.2101601568
1.050.05525490
60.1550980
70.251001960
1.280.05530588
90.15601176
100.251202352
①在此实验中,经分析得出,当薄片恰好脱离管口时,薄片处管外液体的压强等于管内水产生的压强(选填“等于”或“小于”).
②各组同学分析了本组的实验数据和相关条件,其中乙组同学由实验序号5、6、7初步得出: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成正比.甲组同学由实验序号3、4初步判断:玻璃管的粗细与本实验研究结论的获得无关(选填“有关”或“无关”).
③三组同学互动交流,分析实验序号1、5、8的数据,发现液体内部的压强(p1、p5、p8)与密度(ρ、ρ、ρ)满足关系$\frac{{P}_{1}}{{ρ}_{甲}}$=$\frac{{P}_{5}}{{ρ}_{乙}}$=$\frac{{P}_{8}}{{ρ}_{丙}}$,可以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相同深度,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成正比.
④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中数据,经运算归纳得出: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乘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