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5.小明想测量家里饭碗的密度,但只有一个量筒.找来较大塑料水杯做了如图的实验:
步骤1;将大的塑料杯装满水如甲图.
步骤2:将碗轻轻放入塑料杯的水中,让碗漂浮在水面,用量筒接住溢出的水,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如乙图.

根据实验数据求:
(1)在实验乙中小碗受到的浮力为多少?(g=10牛/千克)
(2)小碗材料的密度为多少?

分析 (1)由图知碗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已知水的密度,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到小碗受到的浮力;
(2)已知水的密度和小碗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可以得到小碗漂浮时排开水的质量;由物体漂浮特点知,小碗的质量等于排开的水的质量;由图可知小碗浸没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也就是小碗的体积;已知小碗质量和体积,可以得到制作小碗的材料的密度.

解答 解:
(1)由图知,小碗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为V排1=180cm3=1.8×10-4m3
所以小碗此时受到的浮力为FgV排1=1.0×103kg/m3×10N/kg×1.8×10-4m3=1.8N;
(2)小碗漂浮时排开水的质量为m排1V排1=1.0×103kg/m3×1.8×10-4m3=0.18kg,
因为小碗漂浮,
所以小碗的质量为m=m排1=0.18kg;
由图知,小碗浸没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为V排2=80cm3
所以小碗体积为V=V排2=80cm3=8×10-5m3
小碗材料的密度为ρ=$\frac{m}{V}$=$\frac{0.18kg}{8×1{0}^{-5}{m}^{3}}$=2.25×103kg/m3
答:
(1)小碗漂浮时受到的浮力为1.8N;
(2)制作小碗的材料密度为2.25×103kg/m3

点评 此题考查了密度计算公式、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属于基本规律的考查.通过解答此题,我们要掌握这种测量固体密度的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选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如图所示.

(1)小明先将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放在同一高度位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发现蜡烛逐渐变短,光屏上的像会逐渐向上移动,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可将蜡烛向上(选填:“上”或“下”)调整.
(2)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的、缩小的像,此时小明在蜡烛和凸透镜间放上自己所配戴的近视眼镜,若仍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需要将光屏向远离(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3)小明多次实验后发现,当光屏上呈现蜡烛清晰的像时,若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在光屏上能(选填:“不能”或“能”)接受到清晰的像.
(4)当蜡烛从距凸透镜45cm处以4m/s的速度移动到同侧距凸透镜20cm处的过程中,像移动的速度小于4m/s(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放大的像,此时小明固定蜡烛和透镜的位置,并换另一个焦距为5cm的凸透镜继续实验,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需要将光屏向靠近(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辆汽车的运动速度之比是2:1,通过的路程之比是6:5,则甲、乙两汽车的运动时间之比是(  )
A.12:5B.5:3C.5:8D.3: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所列的物态变化中全是吸热的是                                   (  )
A.熔化、汽化、升华B.凝固、液化、凝华C.熔化、液化、升华D.熔化、液化、凝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如图是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在不透明的纸板上代替蜡烛作光源,如图甲所示.测量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将光源、凸透镜、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如图乙所示.为了使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请你写出一条检验三者的中心是否在同一高度的方法:把蜡烛、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移到一起,调整“三心”在同一高度,然后再分开.
(2)把光源放在距此凸透镜30cm处时如图乙所示,在凸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选“放大”“缩小”或“等大”)
(3)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将光源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靠近透镜(选填“远离”或“靠近”),光屏上的像变小(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当光源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如果用不透明纸板将凸透镜上半部分遮住,则光屏上的像的大小将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随后她将光源移动到距离凸透镜10cm的位置,发现无论如何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像.小静由此得出:“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时,凸透镜不能成像”的结论.你认为通过这一过程得到的结论是否可信?不可信,理由是:只通过一次实验得出结论,结论具有片面性和偶然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如图所示,射箭时将弓拉弯,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此时弓对箭产生了弹力的作用.离弦的箭最后要落地,是因为受到了重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所示中,第一个揭开电跟磁关系奥秘的科学家是(  )
A.
法国的安培
B.
德国的欧姆
C.
丹麦的奥斯特
D.
美国的法拉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如图所示,建筑工人用重垂线检查所砌的墙壁是否竖直,如果墙壁和重锤线是平行的,则墙壁是竖直的,这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这一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