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2的取值的规格为“40Ω1A”.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到中点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移动滑片P到最右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则电源电压和定值电阻R1的阻值分别为(  )
A.15V  20ΩB.12V  20ΩC.15V  10ΩD.12V  10Ω

分析 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利用电源电压不变,由欧姆定律解题.

解答 解:
由图可知,R1与R2串联在电路中,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
当P滑至中点时,电源电压:U=I(R1+$\frac{1}{2}$R2)=0.5A×(R1+$\frac{1}{2}$×40Ω)--------①
当P滑至最右端时,电源电压:U=I(R1+R2)=0.3A×(R1+40Ω)--------②
电源电压不变,由①②可解得:U=15V,R1=10Ω.
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及欧姆定律的使用,并能用欧姆定律列式求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4.5m=4.5×106μm=4.5×109nm; (2)20m/s=72km/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新年联欢会上,一位同学手持一面小鼓,置于点燃的蜡烛附近,鼓面面对烛火,敲响小鼓,周围同学看到烛火随着鼓声舞动.对这一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烛火舞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观众听到的鼓声是噪声
D.周围同学听到的鼓声是由空气传来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0.如图所所示是我国自行设计的一款新型加油机,配有高性能的发动机和先进的航空仪器设备,它的总质量为4000kg,g取10N/kg.
(1)飞机停在水平地面上时,机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1m2,则飞机对地面产生的压强是多少?
(2)飞机在空中以288km/h的速度水平匀速直线飞行5min,它在水平方向受到的阻力为飞机重力的0.1倍,那么在此过程中飞机发动机功率又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阅读短文,完成答题.
学习分子的有关知识之后,小王等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分子的运动快慢和温度之间有没有关系?
①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没有关系;
②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系,并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为了研究猜想①是否正确?小王等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如图取来相同的两只烧杯,在其中放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人一滴红墨水,小王他们发现温度高的那杯水中的颜色变化得快一些.
小王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分子的运动快慢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1)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系;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2)实验过程中,用相同的烧杯,放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所运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3)实验过程中,不能(填“能”或“不能”)用玻璃棒搅动杯中的水,究其原因是即使分子不运动,用玻璃棒搅动,也可使水的颜色发生变化,不能说明水颜色变化是由于水分子无规则运动所引起.
(4)“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请说说你现在对“花气袭人知骤暖”的理解.
(5)请你将上面的实验改成能研究“分子运动的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的实验.
①实验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②实验注意点:温度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在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 
      用钓鱼竿钓鱼
B. 
  用锤子撬钉子
C. 
       用筷子夹食物
D. 
      用镊子取药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石墨烯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石墨烯碎片,需要全部回收,否则,飘散的石墨烯碎片进入电器,会导致短路,被吸入人体呼吸道,会切开细胞,可见石墨烯的物理属性是:导电性好;硬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将一凸透镜正对太阳,可在距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处,则可在透镜另一侧得到(  )
A.倒立、缩小的实像B.正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探究“凸透镜成像”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有三只凸透镜:①焦距为10cm、②焦距为15cm、③焦距为20cm.将其中一只凸透镜固定在40cm刻度线处,适当调整点燃蜡烛和光屏的位置,直到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烛焰像(像未画出),如图所示,则选用的凸透镜是②(选填“①”、“②”或“③”),此时烛焰像是放大(选填“放大”或“缩小”)的,投影仪(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2)将点燃的蜡烛移到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屏上找不到烛焰像,为了探究此时烛焰像的特点,眼睛应在凸透镜右(选填“左”或“右”)侧观察,会看到一个正立(选填“正立”或“倒立”)的烛焰像.
(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保持点燃蜡烛在35cm刻度线处位置不变,将图中的凸透镜换成厚度为2mm(选填“2mm”或“5mm”)的玻璃板;再将光屏换成等大的蜡烛,并移动到45cm刻度线处,可以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4)将点燃的蜡烛远离玻璃板时,玻璃板所成蜡烛像的大小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