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 ( )

A. 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B. 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C. 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D. 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所以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同时光屏靠近透镜移动。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测试(期末)九年级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一个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落,速度越来越大,相继经过B, C两点,

如图所示.若A, B两点间的距离等于B, C两点间的距离,则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A. 小球在下落过程中动能不变

B. 小球在C点的重力势能大于在B点的重力势能

C. 小球所受的重力在AB段做的功等于在BC段做的功

D. 小球所受的重力在AB段做功的功率等于在BC段做功的功率

C 【解析】A.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落,质量不变,速度越来越大,动能不断增大。故A错误。 B.小球的质量不变,C点的高度小于在B点的高度,所以小球在C点的重力势能小于在B点的重力势能。故B错误。 C.已知AB和BC的距离相等,由W=Gh可知,重力一定,通过的距离相等,所以重力做的功相等。故C正确为答案。 D.由题,小球在AB段的平均速度小于在BC段的平均速度,AB和BC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关于电流、电压和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小,导体的电阻越大

B. 导体两端的电压为时,导体的电阻为

C. 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由通过导体的电流决定

D. 导体的电阻不由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决定

D 【解析】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故AB错误;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所以通过导体的电流是由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决定的,而不是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是由通过导体的电流决定,故C错误;由R=U/I知道,导体的电阻等于加在它两端电压跟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这只是计算导体电阻的一种方法,故D正确,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蜻蜓点水”是常见的自然现象,某同学在研究蜻蜓运动的过程中,获得一张图4所示的蜻蜓点水的俯视图片。该图片记录了在相等时间内蜻蜓连续三次点水过程中激起的波纹,已知水的传播和蜻蜓的飞行都是匀速运动。根据图中弦的形状和分布可知蜻蜓当时是向________(填“左”或“右”)飞行的,且飞行速度比水波传播的速度______(快/慢)

左 快 【解析】根据如图所示,蜻蜓连续三次点水过程中激起的波纹,则圆圈越小,则时间越短,所以飞行方向则为从大圆到小圆,即向左飞行;若蜻蜓飞行的速度和水波的速度相同,那么蜻蜓的每一次点水的时候都会是在上一个水波的边线上,而第二个水波和第一个水波都在以相同的速度运动,所以每个圆都应该是内切的。然而图中则说明蜻蜓飞行的速度比水波的速度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古诗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______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__现象.“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现象.

折射 反射 直线传播 【解析】“潭清疑水浅”指的是,水比较清澈,水底看起来比较浅,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池水照明月”就是水面出现月亮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说的就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对O℃的冰缓慢持续加热到全部变成100℃的水蒸气,下列所示的四个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A. B. C. D.

A 【解析】冰是晶体.1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0℃,所以对0℃的冰持续加热,此时冰开始熔化,但温度不变。所以从图象上看,开始一段时间温度温度保持0℃不变。当冰完全熔化成水后,吸热升温,当温度达到100℃时,水开始沸腾,此时温度又会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同步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在常温情况下,在长为884 m的金属管A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两声相隔2.43 s。请结合题意并根据下表中给出的数值,回答下面问题。

常温时声音在一些介质里的传播速度(m·s-1)

(1)常温时声音在空气里的传播速度是____m/s。

(2)常温时声音在金属管A中的传播速度是__m/s。

(3)该金属管A可能是由____制成的。

340 5 200 钢铁 【解析】(1)由表知:常温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2)由v,得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是:t 2.6s,声音在金属管内传播的时间:t2t1?△t2.6s?2.43s0.17s,声音在金属管内传播的速度:v25200m/s,查表知:金属管是钢铁制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广西钦州市2018年春季学期八年级物理8.2二力平衡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利用四个相同的滑轮,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把质量相等的重物G提升了相同的高度,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甲、F乙,机械效率分别是η甲、η乙(忽略绳重与摩擦),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F甲<F乙

B.F甲>F乙

C.η甲<η乙

D.η甲>η乙

A 【解析】 试题分析:使用甲滑轮组所用的拉力,使用乙滑轮组所用的拉力,所以F甲<F乙;用甲、乙两个滑轮组,把质量相等的重物G提升了相同的高度,做的有用功W有=Fs=Gh= G物h相等,忽略绳重与摩擦做的额外功W额=Fs=Gh= G动h,也相等,所以总功也相等,机械效率也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沪科版八年级 第八章《压强》单元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宋朝的著名文学家范成大到海拔3700m的峨眉山旅游,发现在山上“煮米不成饭”,他认为是因为山上的泉水太寒冷,故有“万古冰雪之法汁”之说,其实这是由于高山上的气压____ 导致水的_____ 的缘故。

低 沸点降低 【解析】因为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所以高山上的大气压比平原上的要小;又因为液体沸点随液面上气压的减小而减小,所以水的沸点低于100℃,在这些地方用普通锅煮饭,往往不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