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下图是江涛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该净水器在污水净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先熔化,后液化 B. 先升华,后凝华

C. 先汽化,后凝固 D. 先汽化,后液化

D 【解析】本题考查物态变化。 污水杯中的水分首先从液态变成气态的水蒸气,是汽化现象,然后水蒸气遇到塑料瓶做的外罩,凝结成液态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所以先汽化,后液化,故D正确。 故本题答案为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安徽省2017年秋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3章探究简单电路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学校实验室里常用的电流表有______个接线柱,______个量程.如果使用的是“+” 和“0.6”两个接线柱时,刻度盘上的每个大格表示______A,每个小格表示______A。 如果使用的是“+” 和“3”两个接线柱时,刻度盘上的每个大格表示______A,每个小格表示______A。

三 两 0.2 0.02 1 0.1 【解析】电流表上标有“+”或“-”、“0.6”和“3”的接线柱时,所以是有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如果使用的是“+”和“0.6”两个接线柱时,量程是0~0.6A的,刻度盘上的每个大格代表0.2A,每个小格代表0.02A;如果使用的是“+”和“3”两个接线柱时,量程是0~3A的,每个大格代表1A,每一个小格代表0.1A. 故答案为:三;两;0.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高邮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在“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的活动中

(1)如图甲所示两个等大的圆纸片,裁去一个扇形,做成图乙所示的A、B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将两个锥角不同的纸锥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时,应该选择图中的 (选填“乙”或“丙”)所示的位置.

(2)观察纸锥下落的快慢时,小明比较纸锥从同一高度下落到地面的先后;你也可以比较纸锥从同一高度下落 所运动的距离.

(3)在接下来的“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活动中,为了便于测量下落时间,应选择图乙中的纸锥 (选填“A”或“B”).

(1)乙;(2)相同时间;(3)A. 【解析】(1)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将两个纸锥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图乙中两纸锥的下端高度相同,图丙中两纸锥的上端高度相同,故应选图乙的位置释放. (2)实验中可以比较纸锥从同一高度下落到地面的时间,也可测出纸锥从同一高度下落相同时间所运动的距离进行比较; (3)比较A和B可知,两者形状相同,但B底面积较小,阻力较小,若将A和B在同一高度释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高邮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如图秒表的读数是______分________S.

5 37.5 【解析】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5min和6min之间,分针示数为5min ; 小盘的指针靠近6min,大盘的分度值是0.1s,而大盘指针在37.5s ,因此秒表读数为5min37.5s.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5 3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高邮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对它们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B. 近视眼镜是凸透镜

C. 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鱼,看到的是鱼的实像,看到鱼的位置在实际鱼的位置下方

D. 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的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

D 【解析】本题考查透镜的应用、光的反射。 A选项,平面镜成的像的大小与距离无关,故A错误。 B选项,近视眼镜为凹透镜,故B错误。 C选项,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鱼,看到的是光的折射之后,形成的鱼的虚像,故C错误。 D选项,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反射所有色光,所以红光照在白色上衣,观众看到的上衣呈红色,蓝色裙子只反射蓝光,所以红光照在蓝色裙子上,裙子呈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苏科版九年级下册物理第17章电磁波和现代通讯单元测试卷 题型:作图题

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通过光纤来传递信息的.光从图所示的光纤一端射入,从另一端射出.请将图中未完成的光路部分补充完整.

【解析】光信号在光纤内壁上不断反射向前传播,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从图示可以看出光通过光纤维传播时,光在光纤维内部发生全反射,延长入射光线画入点,过入射点作出此点处圆弧的切线,根据反射规律,使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可,如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苏科版九年级下册物理第17章电磁波和现代通讯单元测试卷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

微波炉是一种用微波加热食品的现代化烹调灶具.微波是一种很有“个性”的电磁波,它的能量不仅比通常的无线电波大得多,而且还有以下几个重要特性:第一是微波一碰到金属就发生反射,金属根本没有办法吸收或传导它;第二是微波可以穿过玻璃、陶瓷、塑料等绝缘材料,但不会消耗能量;第三是微波不能透过含有水分的食物,其能量反而会被吸收.微波炉正是利用微波的这些特性制作的.

用普通炉灶煮食物时,热量是从食物外部逐渐进入食物内部的.而用微波炉烹饪,热量则是直接深入食物内部,微波炉内的磁控管能产生振动频率为2.45×109HZ的微波,直达食物内部5cm深,使食物中的水分子也随之振动,剧烈振动产生大量的热能被食物吸收,于是食物“煮”熟了. 用微波炉烹饪的速度比其它炉灶快4至10倍,热效率高达80%以上.微波炉由于烹饪的时间很短,能很好地保持食物中的维生素和天然风味.比如,用微波炉煮青豌豆,几乎可以使维生素C不损失.另外,微波还可以消毒杀菌、解冻、干燥,当然过量的微波辐射对人体有害.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微波炉工作时,食物中的_________吸收了微波的能量运动加剧,从而达到加热食品的目的.

(2)依据微波的第_____ 特性(填写文中序号),在微波炉中应使用玻璃、陶瓷、塑料的容器来加热饭菜.

(3)微波炉与其它灶具相比的优点是________ .(写出一种即可)

(4)请为使用微波炉烹饪的人提一条建议________ .

水分子 二 微波炉烹饪的速度比其它炉灶快、热效率高 不要将食物盛放在金属餐具中后放到微波炉里加热 【解析】(1)根据短文知道,微波是一种电磁波,它不能透过含有水分的食物,因此微波炉工作时,食物中的水分子会吸收微波的能量运动加剧,从而达到加热食品的目的; (2)依据微波的第二特性知道,微波可以穿过玻璃、陶瓷、塑料等绝缘材料,但不会消耗能量,因此在微波炉中应使用玻璃、陶瓷、塑料的容器来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 单元检测题 题型:实验题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

(1)使光线以不同角度入射进行实验,测量结果如表所示。由此可得: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______入射角。

(2)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O点,若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_____________,此时,在纸板B上______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3)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____方向射出。

等于 同一平面内 不能 OE 【解析】【解析】 (1)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在实验过程中,将纸板向前或向后折,是为了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此时在纸板B上将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3)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当光贴着纸板B沿F0射到O点,光将沿OE方向射出. 故答案为:(1)等于;(2)同一平面;不能;(3)O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陕西省八年级人教版第一学期阶段综合测试卷 题型:简答题

自从海安火车通行后,每天不同时刻都有火车经过小明家或他所在的学校不太远的地方,小明注意过,夜晚和早晨听到火车的汽笛声很清楚,一到白天就不太清楚了,有时甚至听不见。你能对此现象提出一种猜想,并做出简单的解释吗?

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声音传播的方向可能与温度有关 早晚地表温度低,中中午温度较高,声音传播的方向改变,中午的声音不能传到人耳而听不到 【解析】解答:夜晚和早晨听到火车的汽笛声很清楚,一到白天就不太清楚了,有时甚至听不见,其猜想是声音传播的方向可能与温度有关;其原因是早晚地表温度低,中午温度较高,声音传播的方向改变,中午的声音不能传到人耳而听不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