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二十一世纪“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广东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大桥全长55千米(其中主桥29.6千米,海底隧道全长5.6km),于 2017年7月7日实现主体工程全线贯通.港珠澳大桥是中国桥梁建设者们勇于攻克难关、不断挑战极限,用智慧和汗水在世界桥梁建设史上确立“中国标准”的又一典范!
(1)轿车的速度表如图甲所示,轿车的即时的速度是:_________;
(2)大桥上某处有如图乙所示交通标志,其意义是:___________.同时此处大桥上还设有“区间测速”,就是在两个监测点安装监控探头,测出车辆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算出该车在这一区间路段的平均速度判断是否超速.若监测点 A、B相距 16km,一辆轿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丙所示.
(3)轿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用了多少时间?_________
(4)轿车在这一区间路段的平均速度是多少?是否超速?_________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串联电路中,若R1:R2=2:1,则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之比为______,R1和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______。若将这两个电阻并联,则通过R1和R2的电流之比为______,R1和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是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 G107 次列车的部分运行时刻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站次 | 站名 | 到达时间 | 开车时间 | 里程/km |
1 | 北京南 | 始发站 | 08:05 | 0 |
2 | 济南西 | 09:45 | 09:48 | 405 |
3 | 南京南 | 12:15 | 12:18 | 1025 |
4 | 上海虹桥 | **:** | 终点站 | 1325 |
A.列车从济南西站驶往南京南站的路程是 1025km
B.列车从北京南站到达南京南站的运行时间为 4.10h
C.若列车从南京南站驶往上海虹桥站的平均速度 240km/h,则达到上海虹桥站的时刻为13:30
D.列车从北京南站驶往济南西站平均速度是 243km/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方便研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小丹在老师的帮助下安全改装了一个玻璃电热水壶(去盖,如图所示),把水加热至沸腾,并能保持水的沸腾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沸腾时,产生大量气泡,气泡里的主要成分是空气
B.实验过程中,壶里的水不断汽化
C.水沸腾时,水面出现“白气”是由于水的汽化形成的
D.水沸腾时,图中温度计的示数就是水沸腾的准确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世界最大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被誉为“中国天眼”,如图所示该望远镜口径为 500 米、占地约30个足球场大小,它由4450个球面镜组成超大反射面,其外形就像一口巨大的锅,用于观测暗物质和暗能量,寻找新一代天体。“中国天眼”相当于一个巨大的____(选填“凸面镜”或“凹面镜”),它的原理是把接收的宇宙天体发出的微弱的无线电或辐射信号经过________(选填“直线传播”或“反射”或“折射”)到达中心公共焦点,以进行进一步研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观察碘升华的实验中,小刚同学将碘锤浸入开水加热,小明直接将碘锤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碘锤中都会出现碘蒸气,已知碘的熔点是114℃、沸点是184℃;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灯火焰温度约为4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升华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
B.甲图中固态碘可能先变为液态,再由液态碘变为气态碘
C.选用甲图加热方式,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得碘锤受热均匀
D.做碘升华实验,选用图甲装置更加合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
(1)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时间,小强在烧杯中倒入热水,热水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
(2)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如图乙所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强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如图丙中___________图。(选填“A”或“B”)
(4)小强同学想提高水的沸点,换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______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区间测速
区间测速是在同一路段上布设两个相邻的监控点,基于车辆通过前后两个监控点的时间来计算车辆在该路段上的平均行驶速度,并依据该路段上的限速标准判定车辆是否超速违章,如图所示,区间测速采取计算平均车速的方法来检测车辆是否超速,堵住了司机投机取巧的手段,更加科学公正.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防止某些车主采取部分路段超速、部分路段低速行驶,使得在测速区间平均速度不超速,在区间测速路段有固定的测速点还会设置瞬间测速,只要测速区间路段中某一时刻速度超过规定平均测速,仍然会判定为超速行驶.所以投机取巧不可取,遵守交通法规,安全规范驾驶才是正道。
(1)如图乙,在不超速前提下,汽车通过该区间测速路段的时间不得少于______min;
(2)在通过图乙区间测速路段时,有车主提出了以下应对方法:前6km控制车速为100km/h,剩余测速路段控制车速为140 km/h,则该车通过全部测速路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km/h,结合短文内容,可以断定该车主的应对方法______(会/不会)超速;
(3)在某段区间测速路段,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丙所示,汽车向放置在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3s,若两次发出信号的间隔是0.95s,汽车在两次接收到信号间隔过程中行驶的距离是______m,汽车速度是______m/s(超声波速度是340m/s),用超声波信号测量汽车速度是利用了超声波______的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两支点燃的蜡烛A和B、凸透镜和光屏分别置于如图所示的位置后,进行如下操作:
(1)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位于 _______,其目的是使像成在____________。
(2)光屏上C、D两处会得到清晰的烛焰像。这两个像一定是____(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将蜡烛A取走后,光屏上__(选填“C”或“D”)处的像仍然存在。
(3)将蜡烛B放到O点(O点为AB两点的中点),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远视镜片,光屏需向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成清晰的像,且像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4)蜡烛B放到O点并慢慢远离透镜,当蜡烛从距透镜5m处移至距透镜6m处的过程中,在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与透镜间的距离变化很小,且约为10cm。此时光屏上的像_____(选填“很大”或“很小”),透镜的焦距约为_____cm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