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0.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请你解答以下问题:
(1)该实验采用薄透明平板玻璃作为平面镜,是为了能确定像的位置,能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2)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观察蜡烛B是否与蜡烛A所成的像大小相等.
(3)在寻找蜡烛A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A(选“A”或“B”)这一侧观察,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在的像重合.以此来确定A成像的位置,这里所釆用的研究方法是等效替代法(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4)如果在蜡烛A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光屏上不会(选填“会”或“不会”)承接到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选填“虚”或“实”)
(5)如果玻璃板放置不够竖直,将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是:后面的蜡烛无法和像重合.

分析 (1)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点燃蜡烛A,蜡烛A在玻璃板中成像,观察蜡烛的像时,眼睛要在蜡烛A的一侧,才能通过玻璃板看到蜡烛A的像;眼睛在蜡烛B的一侧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只能透过玻璃板看到蜡烛A;
实验时,选择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用蜡烛B代替蜡烛A,和蜡烛A的像进行比较,便于得到物像大小关系.这种代替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4)实像可以在光屏上成接到,而虚像则不能.
(5)实验过程中,玻璃板要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像才在水平桌面上,如果玻璃板倾斜,像会偏向水平桌面的上方,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和物体的像不能完全重合.

解答 解:
(1)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即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B,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
(2)两只蜡烛大小相同,后面的蜡烛又和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就证明了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两只蜡烛等长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用的.
(3)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A一侧观察,在蜡烛B的一侧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用蜡烛B代替蜡烛A和蜡烛A的像进行比较,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4)通过实验中玻璃板的成像情况:能成像但不如平面镜成像清楚,为了清楚的观察到蜡烛的像,所以选用较黑暗的环境.
(5)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蜡烛的像与蜡烛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蜡烛成的像不与蜡烛重合,所以有可能找不到像.
故答案为:(1)像的位置;像与物的大小关系;(2)大小相等;(3)A;重合;等效替代法;(4)不会;虚;(5)后面的蜡烛无法和像重合.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正确分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是中考出题的一个热点,本题围绕这个探究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解决办法,合理的思考和解释来考查同学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气球在空气中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当它匀速上升时,这两个力的关系是平衡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1所示,请将下列元件连接成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家庭电路.

(2)根据如图2所示的实物连线图,在虚线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要求连线要横平竖直,尽量使电路图简洁美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阅读下列短文,并思考回答:物理学家的科学态度
   在探索未知的历程中,很多事情无法预料.物理学家的态度是:实验的结果验证了理论,固然可喜;但实验结果与已有理论不符合会更让物理学家兴奋,因为,这种不符合正预示着重大的突破.爱因斯坦是善于抓住旧理论的困难,而提出新的革命性理论的典范.他以大无畏的胆识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和“光的量子性”等革命性的理论.在科学界,最不满意的气氛就是较少发现与理论不符合的结果.他们说,最令人惊讶的是没有出现令人惊讶的事,这就是物理学家的得失观.在科学研究的进程中,物理学家的$\frac{1}{3}$的激奋在于建立理论;$\frac{1}{3}$的激奋在于证实理论;$\frac{1}{3}$的激奋在于突破理论.【在实验事实面前,实验物理学家无权修改实验的结果,但可检验实验的设计(本身受理论指导)是否合理,设备有无缺陷,外界有无干扰,解释是否正确等】.而理论物理学家必须审查过去的理论并发展之.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是理论的基础,在实验基础上建立的正确的理论将给实践予以指导.很多物理学的概念、原理是从实验中抽象、归纳、提炼出来的,理论正确与否最终要接受实验的检验.无数事实说明:“一个矛盾的实验结果就足以推翻一种理论”.“没有实验家,理论家就会迷失方向;没有理论家,实验家就会迟疑不决,不知道该做什么!”
(1)文中括号部分,说明物理学家对待科学的态度是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
(2)文中括号部分,反映的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哪个步骤D
A、提出问题     B、设计实验     C、收集证据     D、评估与交流
(3)通过这篇短文的阅读,结合你8年级以来学习物理的历程,你认为自己有哪些收获?知道了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是发现物理规律的基本保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下面是用小瓶、水、天平和砝码测量酱油密度的步骤,请你补充这样完整:
(1)用天平测出空瓶的质量m0
(2)在小瓶中倒满水,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1
(3)将水倒出,再往小瓶中倒满酱油,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2,已知水的密度为ρ,则酱油密度表达式为:ρ=$\frac{{m}_{2}-{m}_{0}}{{m}_{1}-{m}_{0}}$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某学生在“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如图1所示图线.由图可知:水加热的初温度是90℃;加热4分钟后,水开始沸腾;BC段图线反映了水沸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变(填上升、下降、不变).此实验中水的沸点是99℃.小丽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2所示,则图b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a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将标有“3V 3W”的甲灯和“6V 3W”的乙灯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在长时间工作过程中,允许加在它们两端的最高电压是(  )
A.15伏B.9伏C.7.5伏D.30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一个做变加速运动的物体,前半段路程以2m/s的速度行驶,后半段路程以3m/s的速度行驶,则此物体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2.4m/s;若现在以前半段时间以2m/s的速度行驶,后半段时间以3m/s的速度行驶,则此物体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2.5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妈妈在做菜时问小刚,你知道花生油的密度是多大?
(1)小刚想,花生油是油类,它的密度应该比水小,于是他滴了一滴油在水中,发现油浮在水上,由此可以证明他的猜想是正确的.
(2)到学校后,他做了如下实验:先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花生油的总质量150g,然后将一部分花生油倒入量筒中,再测出剩余花生油和烧杯的质量为102.3g,读出量筒中花生油的体积,如图甲所示,最后算出花生油的密度,请你将测得的结果填入下表.
烧杯和花生油的总质量(g)烧杯和剩余花生油的质量(g)花生油的质量(g)量筒中花生油的体积(cm3花生油的密度(g/cm3
(3)图乙是他在实验结束后整理器材的情景,其中操作不规范的是直接用手取放砝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