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6.小宇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a、b、c、d、e是主光轴上的五个点,F点和2F点分别是凸透镜的焦点和二倍焦距点.

在a、b、c、d、e这五个点中:
(1)把烛焰放在e点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属于放大镜的原理.
(2)把烛焰放在a点上成像最小,是属于照相机原理;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把烛焰放在d点上是属于投影仪 原理,成倒立、放大 的实像.

分析 根据凸透镜成像情况和应用进行解答: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解答 解:(1)由图可知,把烛焰放在e点上,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属于放大镜的原理.
(2)把烛焰放在a点上,物距最大,则所成的像最小.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
(3)烛焰放在d点上,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故答案为:(1)e;(2)a;照相机;倒立;缩小;(3)投影仪;倒立;放大.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要熟练掌握规律的内容,并做到灵活运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杠杆五要素: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可以在棒的一端,也可以在棒上其他位置,用字母O表示.②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做动力,而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的力叫做阻力,动力用字母F1.表示,阻力用F2表示.③动力臂和阻力臂:分别用L1、L2表示,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物体所受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形状有关?针对这个问题,若提供下列器材由你选择,你将选择哪些器材、怎样进行探究?
供选择的器材有:弹簧测力计,三个形状不同的小石块,橡皮泥,烧杯、细线和水.
(1)你选择的器材是:弹簧测力计、橡皮泥、烧杯、细线和水.
(2)你的探究方案(即实验步骤)是:①用细线将橡皮泥吊在弹簧测力计上,测出橡皮泥重G;
②将橡皮泥浸没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1
③改变橡皮泥形状,将橡皮泥浸没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2
④再改变橡皮泥形状,将橡皮泥浸没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3..
(3)你如何根据探究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获得的数据得出结论:求出橡皮泥各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若各次所受浮力相等,说明浮力大小与形状无关;若各次所受浮力不等,说明浮力大小与形状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小明同学在光具座上“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如图1所示,光会聚于b点,在虚线区域内放甲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c点;在虚线区域内换放乙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a点.小明想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应选择乙(甲/乙)透镜.
(2)在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后,小华发现把火柴头放在凸透镜焦点处一段时间后,火柴会被点燃.他想进一步探究不同的透镜对火柴的点燃效果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们讨论后,他们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
猜想1:凹透镜也能点燃火柴;
猜想2:点燃火柴的快慢与凸透镜的焦距大小有关;
猜想3:点燃火柴的快慢与凸透镜的直径大小有关.
①根据所学知识,他们经过讨论,判断猜想1是错误的.你认为他们判断的依据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②为了验证猜想2是否正确,他们选用直径相同而焦距不等的凸透镜进行多次实验,发现火柴被点燃的时间基本相等.这说明猜想2是错误的.
③验证猜想3是否正确,用直径不同的凸透镜做实验,测量火柴被点燃的时间,如果各次实验测量的点燃时间不等,则猜想3正确.
(3)①如图2图甲所示,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_10.0cm.
②如图乙所示的操作,可便于的调整烛焰中心、光屏中心在透镜的_同一高度 上,以保证烛焰完整的像呈现在光屏的_中央.
③若图中透镜保持在“50cm”刻度位置不变,将蜡烛移至光具座的“20厘米”刻度处.则应在_60~70cm刻度范围内移动光屏寻找像(选填“60~70”或“大于70”).
实验一段时间蜡烛变短,要使烛焰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将光屏向上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由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
(2)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整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20cm处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生活中的投影仪(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应用了这个成像规律.接下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后,在光屏上还会出现一个清晰的像,这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4)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的、缩小的像,若此时将蜡烛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靠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变化情况是变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蜡烛随着燃烧而变短,光屏上成的像将向上(选填“上”或“下”)移动.由于影响到了实验的进行,这时最合理的调整是A.
A.将凸透镜和光屏向下移一些       B.只需将光屏向上移动些
C. 只需将凸透镜向下移动些        D.以上均可
(6)实验中,当小明用白纸遮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时,光屏上成像的情况是C.
A.只出现烛焰的上半部分的像         B.只出现烛焰的下半部分的像
C.仍然是完整的像,只是变暗些       D.成像情况不受任何影响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一支蜡烛距离凸透镜15cm,则移动另一侧的光屏上能看到一个倒立(填“正立”或“倒立”)放大(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填“实像”或“虚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是实验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3V,滑动变阻器试上标有“20Ω  2A”字样,阻值分别为5Ω、10Ω、20Ω、5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
(1)小明将5Ω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36A.
(2)将5Ω定值电阻换成10Ω定值电阻,闭合开关,为了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不变,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选填“左”或“右”)移动,记录此时各表的示数.
(3)将10Ω定值电阻换成20Ω定值电阻,重复步骤(2).
 实验次数 定值电阻 电流表示数
 1 5Ω 
 2 10Ω 0.18A
 3 20Ω 0.09A
(4)实验记录的多组数据如表所示.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5)实验中不能换用50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你认为其原因是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太小,即使滑片滑到最大阻值处时也无法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为了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王亮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调节滑片位置,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读出其中三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记录到表(一)中.由表(一)中的数据可知实验使用的定值电阻的阻值是20Ω.分析表(一)中的数据,可归纳出的结论是电阻不变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
表(一)
次序 1 2 3
电压(V)2.04.06.0
电流(A)0.10.20.3
(2)如果仍用如图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当换用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后,每次应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实验记录数据如表(二)所示,根据表(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表(二)
次序 1 2 3
电阻(Ω) 5 10 15
电流(A) 1.2 0.6 0.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在某校的物理兴趣小组中,甲、乙、丙三位同学通过实验“探究质地均匀的圆柱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都认为此压强跟圆柱体的密度ρ有关,但不确定是否跟圆柱体的高度和横截面积有关.于是,三位同学各自从实验室里挑选出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圆柱体做实验,并用仪器测出压强的大小,表一、表二、表三依次为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实验数据记录表.
表一
序号圆柱体高度
(m)
圆柱体横截面积
(m2
水平面受到的压强
(Pa)
13.0×10-12.5×10-31.8×104
22.0×10-15.0×10-31.2×104
31.0×10-17.5×10-30.6×104
表二
序号圆柱体高度
(m)
圆柱体横截面积
(m2
水平面受到的压强
(Pa)
41.0×10-12.5×10-30.6×104
51.0×10-15.0×10-30.6×104
61.0×10-17.5×10-30.6×104
表三
序号圆柱体高度
(m)
圆柱体横截面积
(m2
水平面受到的压强
(Pa)
71.0×10-15.0×10-30.6×104
82.0×10-15.0×10-31.2×104
93.0×10-15.0×10-31.8×104
(1)甲同学分析自己测出的实验数据(表一)得出结论:圆柱体对水平面的压强跟横截面积成反比.你认为不能(选填“能”或“不能”)从表一中得出此结论,理由是在研究圆柱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与圆柱体高度是否有关时,应控制圆柱体的横截面积大小不变.
(2)分析表二中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同一种材料制成的高度相同的圆柱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与横截面积大小无关.
(3)分析表三中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同一种材料制成的横截面积相同的圆柱体,高度越高,对水平面的压强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