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说明如图所示图文中所蕴含的物理知识或解释现象

例如:图A中的图文说明______.
(1)图B中的图文说明______.
(2)图C中的图文说明______.

解:图A中,把斧柄在木桩上撞击,斧柄因受到木桩的阻力而停止运动,斧头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而继续向下运动,所以斧头就牢牢地套在斧柄上.
图B中,当向纸中间吹气时,中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压强减小,纸外侧的压强不变,纸受到向内的压强大于向外的压强,受到向内的压力大于向外的压力,纸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向中间靠拢,说明气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图C中,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让流动的热水流过散热器取暖.
故答案为:斧头具有惯性;(1)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较小;(2)水的比热容大.
分析:(1)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称为惯性,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2)在气体或液体中,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
(3)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升高或降低的温度少.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注重了物理和生产、生活的联系,是中考的热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发光二极管的导电特性
如图1(a)是一种重要的电子元件:晶体二极管,在电路中符号如图1(b).它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有两根引线,一根为正极,另一根为负极.有一种常见的二极管在导电时能发光,这种二极管叫做发光二极管,如图1(c)所示,其电路符号如图1(d).二极管的导电性能很特殊,它只允许电流从它的正极流向负极,不允许从负极流向正极.这很像自行车气流从打气筒流向车胎.

下面通过简单的实验说明二极管的这一特殊导电性.方法是:将二极管与一个小灯泡、一个开关串联接在干电池两端,为了防止二极管被烧坏,在电路中串联一只滑动变阻器,在闭合开关前,将滑片置于阻值最大处.实验发现:①当电源反接时(如图2),无论怎么移动滑片,电流表都无示数;②当电源正接时(如图3),刚闭合开关,观察发现电流表无示数,二极管也不发光.移动滑片,发现电流表才逐渐有了示数,二极管也开始发光.

电源正接时二极管导电性能是不是与它两端的电压大小有关呢?将电压表接在c、d两根引线之间,移动滑片的位置,分别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下表所示.
电压/V 1.4 1.5 1.7 1.9 2.0 2.1 2.2 2.3 2.4 2.5
电流/mA 0 0 2.0 4.0 12.0 22.0 32.0 42.0 52.0 60.0
(1)分析①和②现象,可知晶体二极管具有
(填“单”或“双”)向导电的特性;
(2)根据文中实验数据,用描点法在下图坐标纸上作出这个二极管的U-I图线;

(3)实验发现当二极管两端的正向电压达到1.9V后正常工作,则从U-I图线可以看出这种二极管正常工作后的电阻与正常工作前相比
变小
变小
(变大/变小/不变);
(4)若电源电压为6V,当电流表示数为12.0mA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333.3
333.3
Ω.
(5)使用发出两种色光的二极管,分别指示电动机正反两个转动方向,可以帮助操作人员及时发觉电动机转动方向是否符合需要.设计思路如下:a.接通开关,二极管甲导通,发红光,电动机正转.b.调换电池组正、负极,接通开关,二极管乙导通,发绿光,电动机反转.根据上面设计思路,请你将二极管甲填入右上图虚线框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小明同学发现湿的衣服挂在通风向阳的地方易干,湿衣服晾在衣架上比放在脸盆里易干.于是他提出一个问题:水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根据上面的现象,他提出两个猜想.
猜想一:水蒸发的快慢可能与水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有关
猜想二:水蒸发的快慢可能与水的温度有关
为了探究上面的问题,他做了如下实验:在两块相同的玻璃上各滴一滴水(如图所示),其中一滴水用电吹风吹,发现用电吹风吹的一滴水先干,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的快慢与水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及水的温度有关,且空气流动越快、水温越高,蒸发越快.
阅读上面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他在探究自己所提猜想时做的实验方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请你根据上面的现象再提出一个猜想:水蒸发的快慢可能与
水的表面积
水的表面积
有关,你猜想的依据是
湿衣服晾在衣架上比放在脸盆里易干
湿衣服晾在衣架上比放在脸盆里易干
.(用文中话回答)
(3)如果要探究你所提的猜想,请你简要写出探究的步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请仔细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会跳跃的声音
1921年5月9日,莫斯科近郊发生了一起大爆炸.距爆炸地点70 km范围内,人们清楚地听到了“隆隆”的爆炸声,但是从半径70 km~160 km范围内却什么也听不到.奇怪的是,从半径l60 km~300 km的范围内,人们又听到了爆炸的轰鸣声.声音怎么会跳跃过中间这片区域呢?
经探究发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气温有关.气温高,声速大;气温低,声速小.地面上方不同高处的气温不同,声速也不同,声音在空气中向前传播总喜欢挑温度低的道路走,当遇到温度高的空气时,声音便偏向到温度低的空气中去.如果一个地区的气温比较复杂,这里的温度高,那里的温度低,声音经过的时候,就会一会儿拐向高空,一会儿又拐向地面.这样上上下下,就形成了声音会跳跃的现象.
(1)文中提到的三个区域范围,哪一个区域的温度最高?
(2)《枫桥夜泊》是一首同学们十分熟悉的唐诗,如图所示,试用上文中提到的知识说明,远处寒山寺的钟声能传到枫桥江畔绝非诗人的臆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请仔细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会跳跃的声音
1921年5月9日,莫斯科近郊发生了一起大爆炸.距爆炸地点70 km范围内,人们清楚地听到了“隆隆”的爆炸声,但是从半径70 km~160 km范围内却什么也听不到.奇怪的是,从半径l60 km~300 km的范围内,人们又听到了爆炸的轰鸣声.声音怎么会跳跃过中间这片区域呢?
经探究发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气温有关.气温高,声速大;气温低,声速小.地面上方不同高处的气温不同,声速也不同,声音在空气中向前传播总喜欢挑温度低的道路走,当遇到温度高的空气时,声音便偏向到温度低的空气中去.如果一个地区的气温比较复杂,这里的温度高,那里的温度低,声音经过的时候,就会一会儿拐向高空,一会儿又拐向地面.这样上上下下,就形成了声音会跳跃的现象.
(1)文中提到的三个区域范围,哪一个区域的温度最高?
(2)《枫桥夜泊》是一首同学们十分熟悉的唐诗,如图所示,试用上文中提到的知识说明,远处寒山寺的钟声能传到枫桥江畔绝非诗人的臆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第2章 运动的世界 第3章 声的世界》2010年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请仔细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会跳跃的声音
1921年5月9日,莫斯科近郊发生了一起大爆炸.距爆炸地点70 km范围内,人们清楚地听到了“隆隆”的爆炸声,但是从半径70 km~160 km范围内却什么也听不到.奇怪的是,从半径l60 km~300 km的范围内,人们又听到了爆炸的轰鸣声.声音怎么会跳跃过中间这片区域呢?
经探究发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气温有关.气温高,声速大;气温低,声速小.地面上方不同高处的气温不同,声速也不同,声音在空气中向前传播总喜欢挑温度低的道路走,当遇到温度高的空气时,声音便偏向到温度低的空气中去.如果一个地区的气温比较复杂,这里的温度高,那里的温度低,声音经过的时候,就会一会儿拐向高空,一会儿又拐向地面.这样上上下下,就形成了声音会跳跃的现象.
(1)文中提到的三个区域范围,哪一个区域的温度最高?
(2)《枫桥夜泊》是一首同学们十分熟悉的唐诗,如图所示,试用上文中提到的知识说明,远处寒山寺的钟声能传到枫桥江畔绝非诗人的臆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