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的电路,电阻R1=3 Ω、R2=2 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的示数 ________,电流表A1的示数 ________(以上两空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电压表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变化之比等于______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的介绍不符合实际的是(  )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B.照相时,被照者与相机的距离是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之外

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略大于一倍焦距

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这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B.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C.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  D.物体的比热容与温度、质量都没有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用图甲所示装置“比较不同液体吸热升温特点”.在两个相同烧杯中分别加入初温、体积相同的水和食盐水,用相同酒精灯加热直到沸腾.

(1)分别测量出水和食盐水的沸点,发现食盐水的沸点比水高.其中水沸腾时温度计的局部放大图如图乙所示,水的沸点为________℃.

(2)实验中加热食盐水到沸腾需要的时间长,说明食盐水吸收的热量比水__________(填“多”或“少”).

(3)能否仅由“加热食盐水到沸腾需要的时间长”得出食盐水的比热容大的结论?

答: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电阻R1的阻值为10 Ω,将它与R2并联后,总电阻为5 Ω,若将R1R2串联,则总阻值为(  )

    A.20 Ω  B.15 Ω  C.10 Ω  D.5 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实际的电源都有一定的电阻,如干电池,我们用它的电压U和电阻r两个物理量来描述它.实际计算过程中,可以把它看成是由一个电压为U、电阻为0的理想电源与一个电阻值为r的电阻串联而成,如图甲所示.在图乙中R1=14 Ω,R2=9 Ω,当只闭合S1时,电流表读数I1=0.2 A ;当只闭合S2时,电流表读数I2=0.3 A,把电源按图甲中的等效方法处理,求电源的电压U和电阻r.

 

甲         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为控制大气污染,下列措施目前不可行的是(  )

A.尽量用天然气代替煤作城市居民生活用的燃料  B.开发和使用新能源

C.改进消烟和除尘装置,提高其性能  D.禁止使用石油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中华牌”月球车将登陆月球并实施无人探测计划.当月球上为白天时,月球车上的太阳仪可以自由旋转寻找太阳的位置.然后将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的______能转化为电能;当月球上为黑夜时,月球车必须用核能来保温.核能是______次能源,未来人们可利用月球土壤中丰富的氦3与氘核结合成新的原子核,通过核______(填“聚变”或“裂变”)释放的巨大能量作为人类未来的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小华为了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质量、速度的关系,设计了如图9?2?18甲、乙所示的实验.

实验甲: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弧形轨道分别从A处和B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甲所示.

实验乙:质量不同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弧形轨道分别从A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乙所示.

(1)要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应选用________图(填“甲”或“乙”).

(2)甲、乙两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实验中,利用木块被碰撞后移动的__________来比较物体的动能大小.下列实例中与此实验方法相同的有________(填编号).

①认识电流大小时,用水流进行类比

②用红墨水在水中的扩散现象来认识分子是运动的

③用酚酞试液滴入溶液中使其变红来判断溶液呈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