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a)所示,A物体重力为50牛,在拉力F的作用下,A物体10秒内匀速上升2米,则拉力F的功率是________瓦.若分别使用图(b)和(c)的装置将A物体匀速提升2米(不计滑轮的重和摩擦),则拉力F1________F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拉力F1所做的功________拉力F2所做的功(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0    大于    等于
分析:知道物体被匀速提升,利用W=Gh求拉力做功,再利用功率公式求拉力做功功率;
先判断bc中用的是定滑轮还是动滑轮,再根据不计滑轮的重和摩擦时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省力特点判断;
最后根据功的原理判断拉力F1、F2做功大小关系.
解答:∵物体被匀速提升,
∴拉力做功:
W=Gh=50N×2m=100J,
拉力F的功率:
P===10W;
b图中使用的是定滑轮,不省力,不计滑轮的重和摩擦,拉力F1=G,
c图中使用的是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不计滑轮的重和摩擦,拉力F2=G=×50N=25N,
∴拉力F1大于F2
不计滑轮的重和摩擦,拉力F1、F2做的功都等于提升重物做的功,相等.
故答案为:10,大于,等于.
点评:本题关键:一是知道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省力特点,二是灵活运用功和功率的公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2?虹口区一模)在“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中,用
天平
天平
测物块的质量时,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a)所示,则物块的质量为
53.4
53.4
克;将物块放入盛有40厘米3水的量筒后,水面位置如图(b)所示,则物块的体积为
20
20
厘米3,物块的密度为
2.67×103
2.67×103
千克/米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底面积为S2的柱形水槽中放有部分水,在水面上浮着一块横截面积为S1的柱状物块,物块浸入水中的深度为h,如图(a)所示.沿物块上下面中心的连线,将物块镂空贯通,镂空部分的横截面积为S0,物块放回水中.求:
(1)平衡后如图(b)所示,与图(a)比较,水面下降的高度;
(2)将镂下的部分压在物块上,再次平衡后如图(c)所示,与图(a)比较,物块下端下降的高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在实验前,应首先观察并记下凸透镜的
焦距
焦距

(2)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A是光具座,B是光屏,C是蜡烛,D是凸透镜.在组装和调试实验装置时,应使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
同一高度
同一高度

(3)当调整好凸透镜的位置,使物距大于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后,要移动光屏找像.在移动过程中,眼睛要注意观察
光屏
光屏

(4)在归纳实验结果时,要将从光具座上读出的物距和像距的值分别跟凸透镜的
焦距
焦距
相比较,并记录相应的成像情况.
(5)如果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个像是
像(选填“虚”或“实”).当烛焰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内时,应从
光屏
光屏
(选填“光屏”或“烛焰”)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像.
(6)如果凸透镜焦距为10厘米,为了找到像的位置,光屏应在光具座的
60~70
60~70
厘米刻度范围内移动(选填“60~70”或“大于70”);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在45厘米刻度处时,移动光屏,
不能
不能
在光屏上成像(选填“能”或“不能”).
(7)为进一步找出凸透镜成像实像时,像距、物距及成像大小之间的关系,某同学用焦距f=10厘米的凸透镜和3厘长的发光管,进行多次实验,测得物距、像距和成像的大小,填入下表中.
表:
实验次数 物距u(厘米) 像距v(厘米) 光屏上成像长度(厘米)
1 12 60.0 15.0
2 15 30.0 6
3 30 15 1.5
4 35 14 1.2
(A) 分析表中
1、2、3、4
1、2、3、4
的数据可知,同一凸透镜成像实像时,像距随物距的增大而减小.
(B) 分析表中第二列和第四列的数据,凸透镜成像实像时,光屏上成像长度和物距之间的关系,可得出初步结论是:
物距越大,像距越小,所成的像就越小
物距越大,像距越小,所成的像就越小

(C) 该同学还想进一步研究凸透镜成像实像时,成像大小与凸透镜焦距之间的关系,除了能完成上面实验的器材之外,还需要增加的实验器材是
焦距不同的凸透镜
焦距不同的凸透镜
,测量时,所预设的数据应满足的条件是
物距必须都要大于凸透镜的焦距
物距必须都要大于凸透镜的焦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用装有6个发光二极管的有方格的白纸板做发光物体,如图甲所示.又用这种有同样大小方格的白纸板做光屏.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如图乙所示.

(1)当发光物体在距离凸透镜20cm的a点时,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A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10
10
cm.

(2)当发光物体在b点时,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B所示.这时用白纸挡住该凸透镜的上半部,所成的像是如图
B
B
(选填“B”、“B1”或“B2”)所示的样子.
(3)当物体放在成c点时,成像如图C所示,则c点在
a点左侧
a点左侧
(选填“a点左侧”、“a、b两点之间”或“b点右侧”).
(4)将发光物体放在离透镜5cm的d点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此时透过透镜会观察到像,这个像一定是
虚像
虚像
(选填“实像”或“虚像”).
(5)同学们对小明使用的实验装置进行了评价,觉得比用同样大小方格的白纸板和白屏相比方便多了,请你说出它的优点:
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某小组同学在学习了密度知识后,甲同学依据“石块扔入河中的水里总是沉入河底,木头放进水里却会浮在水面”,猜想:沉入水中的物体不受浮力;乙同学根据“浸入水中的铁块最终静止在容器底部、浸入水银中的铁块最终漂浮在水银面上”的现象,猜想:物块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可能会对它浸入液体中后的最终状态有影响.
(1)于是他们首先用细线把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如图(a)所示),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G=3.2牛;再把该石块浸没在水中(如图(b)所示),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2.0
2.0
牛,发现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
小于
小于
物体的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从而判断出甲同学的猜想是
错误
错误
的(选填“正确”或“错误”).
(2)接着他们用若干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实心物块和足够的水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数据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录在表三中.
表三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物块 A B C D E F
物块密度
(千克/米3
2.7×103 2.2×103 1.1×103 0.9×103 0.6×103 0.4×103
物体浸在水中的实验现象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或2或3的数据及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
浸入水中的实心物块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浸入水中的实心物块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时,物块最终静止在容器底部.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4或5或6
4或5或6
的数据及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浸入水中的实心物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物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
③至此,大家认为上述实验数据有限,要完善证实乙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应该用更多的实验数据进行验证.于是他们决定下面还要研究
密度范围在0.9×103~1.1×103千克/米3内的实心物块浸入水中后的最终状态,另外还需将密度不同的实心物块浸入在密度不同的其它液体中,观察它的最终状态
密度范围在0.9×103~1.1×103千克/米3内的实心物块浸入水中后的最终状态,另外还需将密度不同的实心物块浸入在密度不同的其它液体中,观察它的最终状态
,为它提供全面、有力的依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