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所示。
(1)实验中,必须水平拉着木块做_____直线运动,使弹簧测力计示数都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由甲、乙两次实验,可得结论是_____;
(3)由甲、丙两次实验可得结论是_____;
(4)在甲实验中,当木块的运动速度变大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_____(选填“变大”或“不变”)。
【答案】匀速 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不变
【解析】
(1)实验中,必须水平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弹簧测力计示数都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由甲、乙两次实验知,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乙中压力大,测力计示数也大,故得出的结论是: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由甲、丙两次实验知压力相同,丙中接触面更粗糙,测力计示数大,故结论是: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4)在甲实验中,当木块的运动速度变大时,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故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探究通过摩擦使物体带电,它们的性质是否相同呢?
将一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悬挂起来,在用同样的一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它,如图(a)所示,观察现象
用两根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重复上述实验,如图(b)所示,观察发生的现象3用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悬挂着的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如图(b),所示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分析
在实验的基础上可以作出如下的分析
(1)两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或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性一定是_______(相同/不同)的。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_______电,是因为玻璃棒_______(失去/获得)电子。你认为丝绸_______(带电/不带电),如何验证你的想法:_______
(2)通过实验步骤1、2我们发现:
两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之间相互_______(吸引/排斥)的;
两根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之间相互_______(吸引/排斥)的;
因此我们作出初步的结论:_______
(3)通过观察步骤3发现,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之间是相互_______(吸引/排斥)的;
(4)因此我们推断: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的性质与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的性质一定是_______(相同/不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李云和张芳合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如图,物距用u表示,焦距用f表示).当u>2f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 像(选填“虚”或“实”);若想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蜡烛应向 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同时光屏应向 凸透镜的方向移动(两空都选填“远离”或“靠近”);若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蜡烛的像,说明u f(选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40cm刻度处,对于此时像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A. 一定是正立放大的像B. 一定是倒立缩小的像
C. 一定是倒立放大的像D. 可能是正立放大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把质量分布均匀的杠杆中点作为支点,其目的是消除_______对实验的影响;
(2)如图所示,是已经平衡的杠杆,若在两侧的钩码下再各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杠杆会失去平衡,那么只需将_______(选填下列序号),杠杆就会重新平衡;
①左侧钩码向左移动4个格 ②2右侧钩码向左移动2个格 ③平衡螺母向左适当调节
(3)小明改用弹簧测力计做实验,如图所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1N(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每个钩码0.5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进行速度计算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坡的坡度较____(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SAB=______cm,VAB=________m/s.
(4)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是在做_____________运动.(填“匀速”或“变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放在桌面上,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可以看到A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取一支没有点燃且与A等长的蜡烛B在玻璃板的后面移动,直到B和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
(1)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mm的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在确定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_____(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以此来确定蜡烛A成像的位置,这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小红同学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重力不计的木棒AOB可绕支点O无摩擦转动,木棒AB长为3m,均匀正方体甲的边长为10cm,物体乙的质量为5.6kg。当把甲乙两物体用细绳分别挂在木棒的两个端点A、B上时,木棒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物体甲对地面的压强为3000Pa,支点O距A点1.6m。求:
(1)物体乙受到的重力;
(2)物体甲受到的支持力;
(3)物体甲的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